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与饮酒无关的多种因素引起的肝内脂肪过度堆积的疾病,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早期仅表现为轻度肝脂肪变性,病情比较稳定,若早期进行干预,它的病理过程可逆转。若演变为NASH、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其病程就难以控制,至少目前临床仍缺乏有效药物。因此NASH是NAFLD病理转化过程的拐点,也是防治的重点;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早干预成为NAFLD防治的关键因素。临床目前多用肝活检作为诊断标准,而基因诊断、标记物筛查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同时辅以临床实践性较高的体格检查(包括BMI、腰围、血压)、腹部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MRI、CT等)、血清学检查等,结合指南中的诊断评分以及询问病史,也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但这些指标均在检测过程中受到临床医生知识主观性及检测技术水平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误差;如超声对NAFLD轻中度的区分,缺乏明确的标准,但以此为诊断依据的热度只增不减。而随着医学监测手段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针对NAFLD的诊断普遍认可综合诊断评分。鉴于此,本文就多种NAFLD的诊断方法的利弊汇总于此,希望可以通过有效的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早发现、早诊断NAFLD,减缓其病理发展过程,减轻后期的其他病理改变所带来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对NAFLD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减缓其病理发展过程,减轻后期NAFLD的其他病理改变所带来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