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17018.3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8.8%,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海洋产业结构的变动是导致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研究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分析这些变动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以及为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立足省际层面,重点关注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动态互动关系,基于VAR模型,分析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二者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探讨。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核算一致性,本文选取2018-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衡量海洋经济增长,符号为Y,单位为亿元人民币。本研究借用中国学者吴敬琏的研究成果,将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用海洋第三产业产值与海洋第二产业产值之比来衡量,符号为X,X=Y3/Y2。数据来源于各年度《山东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三、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与海洋经济增长研究
(一)山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与海洋三产产值结构变动
图1 山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与海洋三产产值变动
由图1可以看出,2018-202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速度,海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呈现“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布局。
(二)海洋经济总产值与海洋三产产值的增长率
由数据可以计算出2019-2023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总产值增长率R,它与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X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山东省海洋总产值增长率R与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X
由图2可以看出,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与海洋总产值增长率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我们可以推测二者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为进一步验证二者之间关系,我们采用VAR模型来进行验证,利用SPSSPRO进行数据分析,由FPE、AIC、SC、HQ四项评价指标的结果,滞后阶数选为3阶,即建立VAR(3)模型。模型参数估计表和脉冲响应分析图如下:
表1 模型参数估计
图3 脉冲响应分析图
由模型参数和脉冲响应分析图可以看出,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山东省海洋产业增长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海洋产业结构变动会对全省海洋产业增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综合文献资料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还存在部分问题:
(一)海洋科技创新不足:山东省海洋产业中增加值主要来自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海洋交通运输业,但海洋科技教育管理服务业的增加值在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中的占比较低,仅为6.49%。这一数据表明,山东省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较弱,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山东省海洋产业以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发等传统产业为主导,而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相对滞后,这使得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和落后。
(三)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山东省作为中国的海洋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然而,目前在海洋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资源利用不合理、资源开发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海洋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区域不平衡现象: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较快,而内陆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利于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山东省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海洋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等。同时,山东省还需要加强与国内外海洋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旋,沈满洪,谢慧明,沈伟腾.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溢出效应与陆源污染排放—基于面板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J].生态经济,2020.36(3)
[2] 李佳薪,谭春兰.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对海洋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