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新一轮课改的逐步深化下,小学数学课程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数学是基础教育中最基本的一门课程,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老师们除了要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外,还要在学生的作业中做一个细心的学生。由于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数学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怎样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作业,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农村小学数学作业现状
就当前的教学现状而言,当前的课堂作业形式比较单一,通常是以书写的形式出现,而且充满了无意义的机械式计算。这种形式单一的作业经常会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而且农村家庭也难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督导和辅导的作用,使得学生们经常在家里自己做作业。而大部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遇到一些简单的数学作业,有些学生连及格都做不好。传统的家庭作业设计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也不利于将来的学习发展。而且,有些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时候,也会使用题海战术。这样一种简单的作业方式,会使学生形成一种简单的解题方式,形成一种固定的做题思路,这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是不利的。数学这种东西,注重的是逻辑思维,而不是单纯的做习题。大量的题海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有些学生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甚至牺牲了大量的课余时间。所以,要想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使其切实减轻家庭作业的负担。
二、建立灵活自由型的作业设计
在备课的时候,老师是要使用课本的,因此,在教学引入作业设计这一节,可以将课本上的练习加以运用,并加以修正,这样就能让这个习题适合学生的需求,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同时,《新课标》也指出,现代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让每个人的潜力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要关注学情,在安排课堂导入作业的时候,要把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层次都考虑进去,并且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数学课堂导入作业的部分进行灵活、灵活的设计,这样才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们更加热爱数学。
例如,在讲授《有余数的除法》这一章的时候,老师就把作业的设计放在了课堂的导入环节,可以用习题的形式给学生介绍这一课的内容。老师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圈一圈,写一写”这个例子上,等学生看完题目后,再问他们:将九个爱心每三个一组,能分几组?让学生利用之前学习的乘法口诀表进行列式计算。之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并引出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如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十个爱心每三个一组,能分几组?教师可以利用此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列式计算。新课标提出了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新课标要求,必须全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使用问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种范例式的作业设计在课堂引入时,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与想象力发挥到最大,让他们对即将学到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建立生活实践型的作业设计
新课标强调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出一套完整的课堂导入作业。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中获得大量的数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有系统地开展数学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整体性,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解题方式,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创设一种生活实践型的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经历、去巩固、去掌握相关的技能。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除法》这一章的时候,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堂导入任务,让他们对本课要学的知识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和把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例如:例:有30只苹果,一盘中有5只,需要多少个盘子?老师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操作中,直接得到答案,这样,数学课堂引入作业设计这一节,就能更好地进行。通过回答问题,教师还能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重作业方式的多元化,提高课后作业效率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以书写为主,而非书面化的作业很少。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以书面作业为主,但不能只是一种形式,单纯的书面形式让作业缺乏趣味性,机械化、重复性的书面作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造成了课后作业的效率低下。为此,在新课改的思想指导下,要改变单纯的书写形式,实现多种形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游戏型的、表现性的和探索性的。在设计“统计”课程的课后作业时,老师可以让学生以“我爱吃的水果”为研究对象,在课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并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将其制成条形统计图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探索中,掌握统计的有关知识,理解统计的流程,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将统计知识灵活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要注意多样化的作业方法,对课堂作业进行优化,改进目前阶段的作业设计问题。
五、把握课堂,制定探究任务
很多农村的数学老师都会把课堂和作业隔离开来,以便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尽管这些作业都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练习题,但是并不能确保在课堂上的思考延伸到作业上。这样,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老师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要按照单元的课程目标来设计一个调查任务,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中,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中去。
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给他们的作业一定要与课堂的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要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操作和比较,从而对圆柱和圆锥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的特点。作业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求出圆柱、圆锥的侧面面积和表面积。例如: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底部半径3 cm,高度10 cm的圆柱体及圆锥。接着,把做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纸展开,看着上面的图案,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关于圆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试着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学生能较容易地得出圆、长方形的面积,但在求扇面积时却不能很好地把握,将此点当作“作业问题”,在课上由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来解决。在这种作业中,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激起他们的探索愿望,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切实地了解到圆锥和圆柱表面面积的公式的由来,从而加深他们对该内容的印象,使其在运用上更加灵活。
六、社会活动,理论知识应用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所含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一。在农村小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可以把学生的学习任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既能完成任务又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运用。小学学生普遍感到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生活经历,不能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与现实发展需求,使学生既能参加实践活动又能做好任务。这种类型的作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比如,在上《位置与方向(二)》这一节课,每个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方位和方位,然后老师就可以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请同学们以校园为中心,选取5~8个小村落,通过测量、询问等方法,将各村的具体地点和村与校之间的距离标注在图上。假定: A村位于校园北偏东30度处,相距8公里,必须清楚地在图片上标出所需的角度和资料。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既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又可以使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方位和方位问题时,能正确、自然地解决。
总结: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我国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发挥它的实用价值。所以,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按照自己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来设计好自己的课堂作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莹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6(9):55-56.
[2]李楠楠.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7.
[3]王成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教育论坛,2016(5):54-59.
[4]钱春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策略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02)
[5]董淑兰,郭广仪.农村小学高学段数学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J].好家长,2021(50):49-50.
[6]李明润.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