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一味追求速度轻忽了工程质量,导致部分结构无法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甚至存在结构有质量或安全事故隐患。另外,由于水利建筑市场大多采用低价中标的形式,必然会降低材料的质量,直接导致建筑材料管理混乱,一些不合格的材料充斥在工程中,现场没有相应的检测环节。在所有的建筑施工前,都必需对现场建筑材料进行质量的检测和控制,这是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的核心环节。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筑中,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极高,做好现场建筑材料的质检和控制,影响着建筑的施工方案设计、具体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整个工程项目周期。这其中包括对现场材料的材料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以及现场质量的控制措施等内容,以提高工程的坚固耐用度和美观经济性,为项目开展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1影响水利工程材料检测结果的因素
1.1检测仪器的校准以及保养方面存在问题
在检测水利工程材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所使用的检测设备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展开,保证检测质量和检测效率。所以,对于检测仪器做好日常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检测设备的维护中,要定期进行,每次检测完毕后还要予以维护,可以调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单位对于仪器设备的维护没有高度重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少,甚至没有重视材料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使得材料检测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对于检测设备没有及时修理,在设备使用之前没有校准,救护由于仪器设备问题影响检测结果。如果数据采集系统出现变化,获得材料的规格作出了调整,仪器设备与预制阶段不相匹配,就会影响检测数据的准确性[1]。
1.2对建筑材料检测不严格
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没有专业的技术监管人员根据检测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甚至将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存放在工程施工现场,导致建筑材料在施工现场摆放不规范,可能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到质量不过关的建筑材料,从而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3检测材料中受到环境温湿度的影响
通常而言,检测机构在检测材料的时候,检测的环境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如果有影响因素存在,就会导致检测结果误差。特别是是环境温度和湿度都不是很正常,在检测材料的时候所得到的结果都不够理想。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环境温度与材料的含水率之间是存在正相关性的,材料的强度会受到低温环境的影响,导致脆性增加。环境湿度会对渗透性强的材料有影响,使得材料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加大材料检测的抽查力度
为了统一建筑材料检测的标准,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来约束检测机构的行为,有效整治了一些不合规的现象。监管部门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不仅要加大对材料生产合格证明的抽查力度,还应当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抽查,确保使用的设备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查时,应当加大对生产许可证以及相关标志的检查力度,杜绝出现劣质产品,防止建筑质量出现安全隐患[2]。
2.2检测环境要控制好温湿度
在对材料的检测中,有很多的因素会影响检测的结果。具体而言,检测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都会对材料检测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对于材料的检测中,对于检测环境的温湿度要予以控制,保证环境完善,符合材料检测的要求。提高水利工程材料检测的水平,良好的环境非常必要,采用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3水利工程建筑材料的采购控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水利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传统水利工程进行比较,目前水利工程大多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并且分析梳理工程的特点与作用,需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使用抗腐蚀以及抗冻性能更佳的建筑材料,从而确保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进行采购的过程当中,需要采购人员对各个选购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保证建筑材料质量过关,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对材料进行检验,同时应该将管理制度进一步的完善,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同时将采购的过程进行透明化,确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可以对多家供应商进行对比,在这些当中选出性价比最高的材料,确保施工成本,保证水利工程质量[3]。
2.4强化现场监督力度
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承担主要责任,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合同的要求,结合现场的情况,对材料的品种、尺寸和类别进行比对,全面掌握水利工程材料的基本特性,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应以保障材料的质量为先决条件,同时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对比,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材料进场前,要加强对材料的抽检力度,检验产品合格证书,并了解厂家的基本情况,实地考察重点材料供应厂商,防止不合格或是劣质材料流入工程建设中。现场要加大抽检力度,提高每批次材料的抽查比例和数量[4]。
2.5重视建筑材料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过于复杂,会涉及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更加专业的建筑材料检测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这是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因为在施工现场当中的建筑材料检验以及管理过程当中会有比较多的人为因素存在,因此与必要建立一个具备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水利工程开工前,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来对水利工程的材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工作的质量。在施工进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同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于专业素养较差并且缺乏职业道德的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对于工作表现优异的人员可以对其进行鼓励嘉奖,用来激励其他员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5]。
3结束语
建筑材料的质量是确保水利工程建筑质量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选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来控制质量,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顺利进行在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严格做好施工单位的自检工作,并加强相关监理单位的平行检测、跟踪检测工作。同时,做好质量控制还需要从源头抓起,明确材料质量管理的程序。文章通过对水利工程中材料质量控制要点、控制内容及检验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列举了常见的材料检测与控制措施,为提升水利工程建筑质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崔江豫,陈洁宇.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8):85-86.
[2] 王刚.水利工程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及措施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0,(3):230.
[3] 刘何辉.浅析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作用[J].商品与质量,2019(10):202-203.
[4] 易善敏.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检测试验与质量控制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19(02):9-10.
[5] 李瑞.混凝土建筑材料中高弹性环氧基裂缝修补材料的应用分析[J].粘接,2020,41(0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