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自然材料提升幼儿区域活动有效性
邹艳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邹艳萍,. 投放自然材料提升幼儿区域活动有效性[J]. 材料科学研究,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83.
摘要: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发展与智能塑造的重要阶段,幼儿能否得到好的发展直接影响其之后的人生。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每日生活的重要一环,幼儿区域自然材料投放的方式方法有很多,如何投放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更好发展是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投放自然材料提升幼儿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出了一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自然材料;区域活动;幼儿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083
基金资助: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2021年度普通类一般课题部分成果,课题名称:自然材料在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1PTYB090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资充裕的年代,每个幼儿几乎都不缺少玩具,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点使我们忽视了大自然的宝藏。其实自然界里很多未经修饰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幼儿区域活动投放材料,目前在幼儿区域活动投放这一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自然材料投放现状

(一)自然材料投放单一

很多时候对自然材料的投放种类过于单一,没有新意,幼儿教师或是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孩子探索外界的需求。有人将幼儿比喻成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到底要画上一幅什么样的画作全靠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如果区域活动中的自然材料投放过于单一,不但孩子玩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而且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孩子有着探索外界的强烈需求,但是单一的自然材料根本就没办法引导幼儿去探索更丰富的世界,从而没有办法丰富幼儿的内心世界。

(二)自然材料投放与幼儿发展能力不匹配

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幼儿教师或家长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在自然材料的投放上只是从自己所认为的角度出发,没有针对幼儿自身发展进行有目的的投放。比如对于年龄偏小的幼儿来说,你给他几粒彩色的豆子他就会乐此不疲地玩上好一会儿,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幼儿可能会觉得豆子对他们毫无吸引力。

(三)自然材料投放无计划

有些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很喜欢大自然,对于从自然获取来的材料不加思索就投放到了幼儿活动区域。看似是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进行探索,但是过于盲目地投放有时候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东西太多往往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不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孩子玩一个东西久了就需要换一些新的刺激,可是有时候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并没有敏锐地觉察这一点。

二、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实施行动

(一)构建区域活动范围

教师在确定构建一个区域内的活动参与范围时也最好可以单独设立一块单独的"家乡文化角",并这样可以在教师构建区域过程中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参与主动性,激发少年幼儿的活动参与热情,同时这也能够充分培养少年幼儿的独立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让幼儿对这一区域活动更有归属感,方便后续活动的开展。

(二)利用本土资源深化活动主题

如在我们开展幼儿观察植物幼苗生长发芽的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我们可根据幼儿教学中的经验比例来向其他幼儿们自身简述这些植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并于其他幼儿自身将其联系结合起来,向其他幼儿自身灌输关于生命的知识成长就是一种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知识来不断吸收生命养分等积极向上的教育思想,培养促使幼儿逐步养成积极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观念;在开展手工工艺活动中我还可以根据一些本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安全无害的人工废弃树木材料比例来对其进行手工工艺改造,并在手工活动中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和"变废为宝"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幼儿区域活动自然材料投放有效性策略

(一)投放多样性的自然材料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相对于单一的环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智能的开发。在幼儿区域自然材料投放上应该尽可能做到丰富多样,这样孩子就可以借助自然材料的不同来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作为家长或是幼儿教师平时应该多注意对自然材料的收集,比如看到美丽的树叶可以收集起来,吃海鲜时一些美丽的贝壳也可以收起来,又或者可以去河边捡一些漂亮的石头,这些都可以作为幼儿区域活动的自然材料。

(二)按幼儿发展特点进行投放

幼儿的发展水平不同对自然材料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幼儿教师或者家长应该针对幼儿自身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投放自然材料。比如有些幼儿手灵活能力还很差,这时候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比较容易摆弄和抓握的材料,像小木棒和鹅卵石等。对于手已经发展到可以灵活抓握的幼儿来说,父母或者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可以动手操作的自然材料,比如用树叶拼出可爱的

小动物或者用豆子穿项链。

(三)投放可操作的自然材料

幼儿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幼儿通过自己制作小物品可以发现事物关系,从而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通过动手操作还可以培养幼儿右脑思维。为了引导幼儿去动手操作,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在进行自然材料投放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材料进行一些加工,从而使幼儿能根据投放的材料进行灵活操作。比如对树叶的投放,家长可以选择大小不一的树叶,还可以将树叶剪成特殊形状,让幼儿在此基础上对树叶做进一步加工,比如做粘贴画或者是做拼图等。

(四)投放有教育价值的自然材料

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心智能力的重要阶段,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性培养有助于其更好的发展。在自然材料的投放上应尽可能从是否有教育价值这一角度考虑,尽可能多的投放有教育价值的自然材料,这样幼儿在拼拼凑凑中便能潜移默化地学到知识,这种知识可以是社会性的,也可以是学校教育中的。比如可以在幼儿区域投放一些小木棒,引导幼儿去摆出各种形状。比如三角形或者是正方形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可以学到有关图形的知识。

(五)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材料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现有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也就是学生的潜力水平,两者之差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难的任务,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潜力的目的。作为家长或者幼儿教师可以借鉴这一概念,在自然材料选择投放上多多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多投放一些有利于幼儿发展潜能的材料。比如给还不识字的幼儿提供一些写有文字的石头或者木头,通过幼儿对文字接触达到开发幼儿识字潜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在幼儿活动区域自然材料投放上应尽可能有选择地进行,这些选择应该从幼儿自身能力或者兴趣角度出发。这样才能给幼儿提供一个更利于其成长的环境,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幼儿内心世界,不断激发幼儿创造力,为幼儿今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然任何自然材料的选择都要以安全为基础,幼儿教师或是家长应在确保自然材料无毒和无害并且对幼儿不会造成潜在伤害的前提下进行投放。

参考文献

[1]张海峰,付彩琴.食育为媒 知行合一 传统文化 润泽生命——介休市第一幼儿园食育特色成果[J].山西教育(幼教),2020(09):4-6.

[2]秦小妹.思维导图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实施探析——以《好饿的毛毛虫》为例[J].山西教育(幼教),2020(09):32-33.

[3]华静.引入苏州传统文化,创新班本化微课程——以中班微课程《小花窗 大世界》为例[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65-66.

[4]殷玉虹.快乐童年,因运动而精彩——谈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J].天津教育,2020(27):6-7.

[5]王菠,王萍.台湾地区幼儿“身体动作与健康”领域教育的探究及启示——基于《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大纲》的分析[J].早期教育,2020(38):7-1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