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
周玉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玉霞,. 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J]. 生物技术研究,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2.
摘要: 森林资源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还具有防风治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多种作用,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屏障,同时也促进了生物的多样性,并塑造出高价值的自然景观资源。但由于近年来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运用不当,大量农药和化学药剂的使用导致森林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无公害防控技术的推行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影响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并对无公害防控技术的运用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
DOI:10.12721/ccn.2021.157022
基金资助:

在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资源十分广阔,树种主要有落叶松、油松、杨树、柳树、榆树等,对这些树木生长和存活造成影响的有害生物主要以松毛虫、油松毛虫、天牛、白杨透翅蛾为主,无公害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农药的使用率,在保证防治质量和效果的同时,将有害残留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1.影响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主要因素

基于北方地区林木的种类和有害生物病害特点,对无公害的防控技术进行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是十分必要的,目的是在减少农药和化学药剂使用量的同时,将有害生物进行控制,确保将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降低,形成预防和治理上的长效,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目前北方地区林业对有害生物的防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无公害防控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首先是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工作比较薄弱;其次是防止手段比较落后,缺少科技行和新兴技术的支持,在成本投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限制;再次是北方林业部门缺乏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造林、育苗、预防等各部门之间严重脱节;最后是由于经费的缺乏导致硬件设施设备上严重不足。

2.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控技术运用策略

2.1营林防控技术的运用

要想实现对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控应当从营林造林的环节入手,首先应当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进行种植,同时注意布局的合理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将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注意不同林木种类的混交,打造多样化的林木生态系统。其次,对于一些林木数量较少、郁闭度较小的地带,应当采取严格的封山育林措施,防止随意采伐和放牧情况发生,同时注意调整林分结构,保证林业面积和种类的多样性,创造出适合有害生物天敌生存繁衍的自然生态环境。另外还要进行适当的补植与改造,除了对北方松树进行重点管理以外,也要提升对区域内阔叶林木的栽植与保护,并增加一些灌木植物的比例,通过对现有的纯林、残林和疏林进行改造,最终形成更有利于有害生物防控的混交林。

2.2生态防控技术的运用

大力开展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增加植被,改造荒山,抑制有害生物的栖息与生长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角地边等林业有害生物繁衍的环境场所。 技术改进后,及时准确传递相关的林业信息, 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 采取间作的方式种植有害生物厌恶的农作物,像小杂粮、荞麦等,以科学的生物手段减少危害。

2.3物理防控技术的运用

青杨天牛是杨树幼树主要害虫之一。一是采用挤压产卵痕法防治青杨天牛。在5月底至6月中旬,青杨天牛幼虫未进入木质部之前,用拇指、食指挤压产卵处(即倒马蹄形痕迹),每周挤压一次,连续挤压碎2-3次效果较好。此法适合于杨树1-3年生幼林。其二是采取人工剪除虫瘿法防治青杨天牛,结合秋冬季修枝剪刀除虫瘿,并深埋或烧毁处理。三是采取平茬复壮法防治青杨天牛。可在冬季平茬,茬口越低越好,此法适合2-5年生林地。频振式杀虫灯主要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引诱害虫,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可用来防治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杨柳毒蛾、舞毒蛾、杨梢叶甲、地老虎、金龟子等主要害虫。在村屯四周或林间每间隔100米安一盏灯,一般从主治对象成虫达到始盛期开始。如松毛虫从羽化始期开始。可采用人工摘除卵块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下一代松毛虫虫口密度。

2.4生物防控技术的运用

2.4.1田间释放赤眼蜂

利用赤眼蜂寄生害虫卵,减少卵孵化数量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减轻危害。可用来防治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等。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虫,一般于当代害虫产卵始盛期和盛期放蜂两次,间隔7天,使蜂、卵相遇。

2.4.2白僵菌防治

利用菌粉接触幼虫虫体。进而侵染虫体致其死亡。可用来防治油松毛虫、落叶松毛虫等多种害虫。施用方法:采用地面喷粉、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地面人工放粉炮。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2.4.3苏云金杆菌(Bt)防治

应用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防治3-4龄幼虫。施药林分适宜温度20-32℃。施菌量每公顷600-1200万国际单位。多雨季节慎用。施用方法:喷粉、地面常规或低量喷雾。喷雾溶液中可加入一定剂量的洗衣粉或其它增效剂。

2.4.4质型多角体病毒(CPV)防治

用套笼集虫、集卵增殖病毒、人工饲养增殖病毒、离体细胞增殖病毒或林间高虫口区接毒增殖等方法,收集病死虫,提取多角体病毒,制成油乳剂、病毒液或粉剂。使用时可在病毒液中加入0.06%的硫酸铜或0.1亿孢子/ml的白僵菌作为诱发剂,提高杀虫率。施用方法:采用地面低量喷雾、超低量喷雾或喷粉作业。

2.4.5招引益鸟

在虫口密度较低、林龄较大的林分,可设置人工巢箱招引益鸟。布巢时间、数量、巢箱类型根据招引的鸟类而定。

2.4.6仿生药剂防治

在必要情况下,采用灭幼脲(每公顷450克)、杀蛉脲(每公顷75克)等进行低容量喷雾。重点防治小龄幼虫。在松树被害严重、生长势弱的林地,可一并喷施灭幼脲和少量尿素(约每公顷750克)。

2.5性诱剂防控技术的运用

性信息素诱杀剂,即利用有害昆虫的性外激素,引诱同类的雄性昆虫,以达到迷向或诱杀的作用,破坏害虫的正常交尾,减少害虫种群的数量,最终达到防治目的性诱剂的使用,对白杨透翅蛾以及松毛虫等害虫是极为有效的。

结语: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对森林生态结构破坏性小、残留低的一种防治技术,同时无公害防治技术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贯彻落实,更有利于森林生态的循环发展。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北方地区实施开展过程中需要根据森林特点在适合的防治处理方法选用下,防治工作开展将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杨艳,刘艳.北方地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08):147.

[2]张赭苒,鲍德坤,刘艺军.北方地区园林植物主要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