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思维导图能够从具体实际出发,结合人的思维,将文字、图片等多种不同的工具组合到一起,合理编辑信息,深加工处理信息,以对中心概念有所体现。思维导图这种学习工具科学有效,能够在构建图形的基础上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可以长久地记忆知识,形成清晰的逻辑结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可行性
1.高中生物的课程特点
教师还应当从生物课程的层面入手,对生物学习的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丰富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逐步形成可以就生物科技发展现状展开思考、探究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将生物教材划分为两个部分的内容,即必修和选修,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适当渗透一些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体来说,为了更好地迎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从选修部分入手,以此进行生物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得到充分调动,更加专注、主动地投入生物学习、探究。
2.学生生物学习的思维特点
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心逐步趋向成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形成期。对此,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的生物思维,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预见性思维与自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利用生活经验、阅历来思考、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时刻站在辩证的角度进行教学、指导,让学生的思想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还要将抽象性思维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模式才会更加成熟、完善。值得一提的是,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借助思维导图实施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思维导图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1.转变观念,深入了解思维导图
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影响最终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想要实现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首先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自身教育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断深化对思维导图内涵、意义、类型及用法的认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与具体内容,将思维导图的应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制作方式与过程,提升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半节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思维导图的相关内容。先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思维导图?为什么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要应用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应该如何制作?同时可以通过简单的示范,向学生介绍逻辑结构图、鱼骨图、树状图、泡泡图等基本类型的结构、使用框架和具体的绘制过程,在此基础上,将生物知识带入其中,在不断地示范和实践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思维导图,为学生自主灵活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2.借思维导图丰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将自己对问题的分析过程展示出来,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示自己的思路,同时还要通过思维导图记录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例如在讲授《细胞有丝分裂》这节课时,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特点展示出来,并重点分析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和DNA的特点。自主学习的方式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对小组内的组员进行明确分工,比如有的学生探究分析细胞分裂时期的DNA变化,有的学生探究分析细胞分裂时期的染色单体变化情况,还有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探究分析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情况。要求每一位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成果,比如其中一位学生记录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所制作的思维导图的一级文本框内容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二级文本框内容分别是: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随后所对应的三级文本框内容包括各个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这样一来学生就清晰地将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他人制作的思维导图,就能够知道他人的学习结果,以及是否出现知识性错误等等。
3.借思维导图制作丰富的笔记内容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笔记的记录必须要符合条理清晰,有层次感,必须要能够让自己看得懂,必须要对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制作笔记,因为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进行串联,能够将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
例如在讲授“细胞呼吸”这部分知识时,本节课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各种疑难问题。首先在讲解有氧呼吸三阶段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被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困扰。因此教师在讲授“有氧呼吸的三阶段”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制作一个思维导图。首先思维导图的中心文本框的内容是:动植物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随后是三级文本框,每一个二级文本框之下的三级文本框应该有两个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样其他的重点内容,教师也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思维导图中标注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知道哪些是重点理解的内容。
结论:综上,思维导图可以通过课程化的方式处理抽象的知识。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实施教学,使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梅.生物学核心素养导向下思维导图的探究——以高三复习为例[J].高考,2020(21):74.
[2]林飞,赵向阳.运用思维导图培养生物核心素养[J].高考,2020(13):44.
[3]陈颖.转变观念,多措并举——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J].智力,2020(13):167-168.
[4]张瑞,赵卓.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作业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0(0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