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以及未来学科发展的潜力。为了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特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需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并实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育指导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素养。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必备技能。小学阶段正是引导学生夯实计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可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的便利性,使其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其次,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表现。此外,学生在后续初中、高中、大学中均需要继续学习数学课程,而计算能力作为基础能力,可以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最后,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综合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素养之一,提升学生计算能力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实现全面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一)培养计算耐心性
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并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计算中常常出错,准确率较低。据调研可知,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耐心。一方面受自身认知、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受数学知识特点的影响,导致学生难以被计算所吸引,在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缺乏耐心。基于此,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指导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增强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以“三位数乘两位数”为例,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这一课的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且在初次做练习题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重重阻碍。这些问题影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在屡次的尝试中失败,就会逐渐失去耐心。教师应采取激励式教学方法以及分层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并多给予学生一些赞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题量不同的作业,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计算任务。
(二)融入趣味游戏
小学数学教学多为抽象化知识,其中计算能力培养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在小学阶段喜欢学习趣味性知识,在长期数学学习中易产生厌倦抵触情绪。为转变学生思维,提升其计算能力,教师应转变讲授式教学模式,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并转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调动其计算知识学习积极性,彰显寓教于乐特征。为确保教学效果,教师应合理控制游戏过程,不可过于重视游戏而使教学目标发生偏移。
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采取“五分钟测验”小游戏,教师设置数量足够的口算乘法练习题,由学生自行计算,并在练习本上记录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计时,五分钟结束时公布答案,由学生交换打分,计算又快又准的前十名学生获得小红花奖励,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口算乘法练习题不可设置过难,要以巩固学生算法知识、训练学生计算准确性及速度为主,小红花奖励可在单元课程结束、学期末等时间节点进行结算,根据学生获得小红花的数量给予学生奖励。
(三)强化学生学习信心
学习自信心是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的重要因素。一些学生在计算中,因为缺乏自信心,思维无法活跃起来,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效。要想改善这一现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基础水平、优势、短板等各方面入手。教师可通过激励式教学法和趣味性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教师的关怀和鼓舞,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并积极进行解决,不断提高计算能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加深对学生的了解,促使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增强对教师的信任感,从而为学生克服计算难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其次,利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营造一个开放的数学课堂,然后鼓励学生勇敢质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避免问题堆积影响后面的学习。与此同时,在总结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发挥学生的优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从而让他们能够提高自信心,并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积极弥补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优势。最后,适当放宽指导,多给学生一些探究和思考的空间,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独立学习。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那么他们的自豪感会大幅提升。例如,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如对学生的进步情况、优势、不足之处等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性评价。否则,会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势而受到打击。此外,不仅要对学习好的学生颁发奖状,同时也要关注那些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应一视同仁,任何学生有了进步都应给予奖励,让所有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计算能力培养工作,提高学生计算素养,是确保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枯燥单一的计算能力培养方式,采用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特定计算情境,在相应氛围下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丹丹.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养成路径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3,(11):139-141.
[2]朱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J].智力,2023,(29):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