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进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微课本身的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更好地展现生物课程知识内容,重视微课视频的应用,采用直观形式将生物知识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生物知识,将生物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以保障生物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1微课概述
微课主要是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严格按照认知规律呈现课程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微课的核心组成为课堂教学视频,除了教学视频之外,微课还包括高中生物教学主体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采用一定呈现方式和组织关系营造主题式、半结构化的资源单元,相较于传统单一资源而言,微课中主要包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例等教学资源,并且在教学课件基础上发展和继承了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作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微课视频必须符合高中生物教学的主题,根据高中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进行微课设计,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微课能够将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集中在一起,更好的突出课程主题,重点突出某个知识点,反映课程教学的某个环节,简化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教学时间长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小、资源组成情景化使用较为便捷等一系列优势,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水平。
2“微课”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1将微课应用于预习环节中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微课应用于预习环节中,高效的课堂预习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新知识点和旧知识点衔接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知识点,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点的自主性。除此之外,在传统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预习方式本身有着机械、陈旧等一系列特点,要求学生通过章节阅读的方式预习课程所要讲述的内容,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得生物知识预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一情况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微课的应用不仅有效提升了生物学科预习课程教学的水平,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
比如:进行《细胞中元素化合物》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目标制作微视频,制作视频过程中要详细了解教学目标,并将相关教学资料加入其中,以达到丰富学生预习参考资料的目的,结合思维导图自主分析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喜欢,以保障课前预习能够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2将微课应用于教学环节中
进行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微课的应用,将新教学观念应用其中,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后消化等观念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讨论方式帮助学生消耗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运用微课教学达到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将微课融入到预习教学中,不断缩短知识导入时间,科学、合理的规划知识,将高中生物知识划分为多个教学环节,采用自主教学方式要求各个教学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加快知识消化的速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除此之外,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以生物教学为目标,明确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以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整体水平。
2.3将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中
高中生物教学期间,教师要将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保障高中生物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认识到生物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据的位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采用应试教学方式,重视理论知识培养和教学。但是,实际开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存在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状况,使得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较为抽象的生物知识点。另外,部分生物试验期间,生物现象产生的时间较长,这一情况也给实验教学工作开展造成较大阻碍,要求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要明确这些问题出现的影响因素,将微课应用于实验教学中,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的目的,还能平衡生物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学习之间的关系。
比如:进行《细胞的增殖》这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微课的利用,以便更好的展示细胞增殖的全过程,明确实验的具体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实验需要观察的重点,分析细胞增殖的详细过程,要求微视频中必须要展示细胞增殖的全过程,将实验的细节全部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反复观察微视频中的知识点,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保障高中学生生物综合素质能达到规定标准。
2.4将微课加入到复习中
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将微视频加入到复习教学环节中,做好知识总结和归纳工作,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需的知识,掌握更多高中生物知识点,明确高中生物教学的步骤。同时,微视频的应用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总结教学中的不足,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生物知识学习情况制定复习计划。比如: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课程时,教师要优化生物课程教学内容,采用阶段性考核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实际情况,据此调整微视频的内容,明确生物知识学习中的关键点,并做好归纳总结工作,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学习素材。
2.5利用微课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知识不仅实践性强,而且抽象性非常强,对于善于运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高中学生而言,生物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记忆层面,而没有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予以理解。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指导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例如:在《DNA的复制》的教学中,DNA的整个复制过程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仅仅凭借听教师讲课,发挥想象力很难对知识正确理解。生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配合微课教学,将DNA复制的各种变化用微视频播放出来。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中,染色体进行相互交换、重新组合,两条脱氧核糖核酸螺旋会出现断裂,对各自的片段进行交换之后重新组合,用微视频将相关的内容播放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3总结
高中阶段开展生物教学时,教师要掌握教育教学知识点,从实践角度出发优化微课视频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观察生物知识,发现生物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发现生物本身的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邹亚云.“微课”教学资源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东西南北:教育,2019(17):0174-0174.
[2]陈晓霞,张腾,易国栋.微课在农村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7,000(024):172-172.
[3]江婷婷.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9.
[4]杨繁.浅谈关于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