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策略探析
程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程琳,. 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策略探析[J]. 物理进展,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08.
摘要: 初中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对促进初中生形成物理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在实践能力和体验式参与方面仍存在一些缺陷。这就要求教师制订适合自己与学生的实验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物理思维;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08
基金资助:

引言

探索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中的创新思想至关重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改进和发展有效创新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为例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为教师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实验教学策略。

一、合理运用实验巩固知识。

教师在物理实验的帮助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在中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课程位置,这一科目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验性质,同时物理知识很有趣并且很有用,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常规物理经验教学,发现利用物理实验的教学知识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辅助实验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物理学习时会更有感兴趣,学生将不再认为物理学是一门无味的科学,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教师可以使用体验式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慢慢地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物理学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内容时,由于中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因此,他们不能在实际学习中灵活地使用该内容。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如,当教师讲授“摩擦起电”知识时,他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小的舞蹈纸”实验。首先,教师准备一个塑料尺子和一些撕碎的纸,用纸片擦拭尺子,然后问学生:“松散的尺子可以移动小纸片吗?”教师发现学生陷入沉思后,带领学生进行“打小纸条”的实验,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开始思考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这一程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多媒体开展实验活动。

使用多媒体作为进行虚拟实验的工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是中学教学中非常流行且重要的工具。学生通过屏幕可以直观、方便地看到许多无法在实验室中获得的知识内容,这除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教师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性教学活动。

例如,在学习“流体流速与压强”课程时,如果教师想进行实际的实验则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场景、设备、材料等方面的限制,但是如果教师不进行实验,则学生将很难理解具体的知识。因此,要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此类内容,教师可以进行虚拟的多媒体实验,以帮助学生通过轻松观看来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预定的教学内容,以动画形式显示压力实验内容,指导学生积极观察虚拟实验的流程,提高物理学习的效率。总而言之,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实验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教师需要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为以后的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创新教学思路和实验方法。

创新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观察能力。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不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教师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经验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条件,有效地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初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当教师教授“气压”相关内容时,教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压实验,然后教师可以使用酒精灯加热外壳中的水。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塞住罐的嘴,观察罐的形状变化,这样学生将对气压有正确的了解。

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进行实验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开始教授物理实验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实验器材,在演示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材料的变化,进而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一些物理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教学时进行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所有学生都应能够清楚地看到实验现象。因此,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扩大实验现象演示区间。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教学的演示过程,并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内容的理解。

四、注重物理实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多数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多是先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对实验器材使用要求进行说明,然后为学生做示范实验。学生在看教师的演示实验时,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细节,并在演示实验结束后自行操作练习,进而完成物理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进而提高学生对经典、基础物理实验知识的认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基本实验操作知识讲解传授型的教学活动中学会物理实验探究的方法,并发展自己的物理学习思维。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积极作用,在物理学习活动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认识。教师应该完善演示实验教学步骤,为学生做好演示实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合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材料,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实验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联系教学实际,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物理知识之外的快乐,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师可以从生活中选取实践材料,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比如,最常见的就是电路设计物理实验,该实验需要教师具备电线、开关、小灯泡、电池等实验材料。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教室的照明灯是如何发光的,并激发学生与教师一起探究如何根据已学的物理电路设计知识,利用有限的实验材料,使得实验小灯泡发光。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个最基本的物理实验电路,并让学生理解线路连接对小灯泡亮度的影响。学生在操作实际的物理实验时,往往会自主设计物理电路,并通过串联、并联小灯泡,画出物理电路设计图。然后,学生根据设计图来组建线路连接,进而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物理知识规律。学生在学习完该物理实验后,会对生活中常用的电器用电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学会用物理的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而激发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勇敢地进行物理实验实践教学,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学习。教师可以借助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力,通过让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物理实验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邢志亮.试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路径[J].科学与财富,2015(2):233.

[2]董申.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8(8):1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