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整体创新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折艳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折艳芳,.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整体创新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J]. 国际教育论坛,20235. DOI:.
摘要: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育的重点逐渐转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如何有效地设计大单元作业,既能降低学生的作业压力,又能提高其学习效果,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须探索的重要课题。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不仅涉及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创新设计作业的形式与内容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整体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具体案例,通过实证分析为今后精准化作业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双减;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创新设计方法
DOI:
基金资助: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和创新。双减政策的出台,将减负和减压作为重要内容,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的设计也需要进行整体创新,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要求。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整体创新设计方法,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和建议。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校和教师存在一种“多而杂”的思维,以为作业量越多越好,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过多的作业量会使学生承受过重的学习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学生可能因为完成作业而牺牲其他活动时间,无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兴趣培养,导致学习质量下降。此外,过多的作业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有时候作业内容和课堂内容重复度较高,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作业内容和课堂内容重复度高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重复的内容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部分数学作业设计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缺乏趣味性的数学作业设计使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和动力,无法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缺乏趣味性的作业设计也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些数学作业设计缺乏个性化的考虑,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缺乏个性化的数学作业设计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导致学生对作业的完成缺乏积极性和动力。缺乏个性化的作业设计也会使学生难以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一些作业设计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难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会使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错误,难以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改进学习方法。缺乏反馈机制也会使学生对作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整体创新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一)确定大单元主题

在大单元作业设计中,选择恰当的主题是最重要的一步。大单元主题的选择是依据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老师要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明确作业的大单元主题。例如,在“百分数”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中,老师要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了解该单元的知识核心,从核心知识入手,指导学生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老师要使学生们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含义和意义,然后把“百分数”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去。

(二)设计整合性作业,突出跨学科育人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五育并举”政策的实施背景下,为了使每个学科都发挥其育人作用,教师要勇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使学生以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对此,在设计大单元作业时,教师也可以借助数学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设计跨学科作业,将数学概念与物理、科学、语文等知识整合到综合性的项目中,让学生进行全面探究,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认真研究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寻找与数学有关联的概念、原理或应用。例如,数学的统计和数据概念可以与科学学科中实验数据的收集相结合;数学问题的文字描述可以与语文学科中的阅读理解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还可以与艺术学科相结合,教师要求学生绘制一幅用数学几何形状呈现的艺术作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其美学感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中的几何概念与形状之间的联系。在大单元作业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要求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实验或制作等活动。通过这样的综合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整合性的作业可以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跨学科育人特点的大单元作业,这样的设计能够突出数学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用性

当设计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时,实用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作业题目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境相关联,以便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作业题目可以设计成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食物配比等。这样的题目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作业题目可以涉及学生所在的环境和社区,例如测量校园面积、统计班级学生的身高、计算学校食堂的食物消耗等。通过这样的题目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周围环境相联系,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作业题目可以设计成实际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公交车班次的间隔时间、公园里游乐设施的排队情况等。这样的题目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用性的设计,学生可以在解决作业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实际运用能力。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双减”政策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四)多样化的作业设计

大单元的作业设计是把单元里分散的知识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进行整合,把“做”作业的过程放在第一位,注重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和巩固,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上。大单元的作业形式要多元化。每一项作业都要和课程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一直持续到整个课程结束,有些作业在课前完成,有些作业在课后完成,有的作业学生自主完成,有的作业学生合作完成。例如,以“时间”为大单元主题,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实践类作业:因为时钟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而且学生们对它也有了一些认识,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一部分的数学知识前置,通过制造钟面的过程来理解知识,让学生对钟面的构成有一个更好的认识,这样可以使他们对这些抽象的数知识有更多的认识,这也是“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生活类作业:学生用图画创作的方式,用分段计时法和24小时计时法来绘制时间作息表,来记录自己在周末的一些点滴。从初步认识时间,到各种不同计时法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融合运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学习、运动等)情景活动,让学生经历1分钟时长,确立1分钟的时间量感。由此推断出一个小时的长度,确立一个小时的量感。充分体现教学思想“用中学”。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可以通过老师给他们的大单元作业来进行学习,让他们能够在限定的时间里提升自己的作业完成效率,进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上,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运用“问题链”作业,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数学作业应起到学以致用、温故知新的作用。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思维、提升德性。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的作业称之为问题类作业。问题类作业的完成路径有多种,如书写、观察、实验、制作等。问题设计的好坏影响了作业的质量,也影响了学生的练习成效。好的问题具有情景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好的问题富含思维,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与批判思维。

基于大单元设计的问题类作业,应当以大问题为中心,以问题链为形式。大问题是一个单元中的核心问题,问题链是一组具有关联性与层次性的小问题,是对大问题的分解细化。问题链能够将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系统思维。

在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中,笔者常常采用问题链的方式。通过追问的方式,逐层设计问题。例如,在设计《圆》单元作业时,以如下三个问题为三份作业的中心问题:“圆的特征知多少”“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面积怎样算”。在“圆的特征知多少”这份作业中,笔者又设计了几个小问题:“你知道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你会使用哪些工具画圆?”“你会用圆规画一个直径4 厘米的圆吗?”“你能把这个圆的半径、直径全部画出来吗?”“如何在边长8 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圆?”“你能用圆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吗?”这几个富有层次的问题,紧密相连,形成一根完整的链条,由具体到抽象,由封闭到开放,帮助学生复习了圆的相关概念,系统梳理了圆的知识,锻炼了画圆技能,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依托问题链的大单元作业设计,还可以通过联结、变式、类推等方式构建问题链。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整体创新设计,不仅是对教学模式的探索,更是对学生全面素养提升的积极推动。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总结与思考,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携手推进小学数学教育的新发展,培养出更加全面、健康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小学生。

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整体创新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SGH23Y1317

参考文献

[1]费妤婕.谈“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J].理科爱好者,2022(6):164-166.

[2]陈辉.浅谈课外作业设计实践性和探索性:小学数学课外作业创新设计策略例谈[J].考试周刊,2018

[3]王佳成.基于整体 优化结构 精准评估:“双减”视域下大单元作业的设计研究[J].小学教学设计,2022(14):38-41.

[4]张巍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案例分析:数学幻想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

[5]刘义标.基于儿童视角 创新数学作业——“学为中心”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数学教学通讯,2017(10):17-18+21.

[6]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1(08):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