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翻译研究——以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为例
吴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艳,. 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翻译研究——以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为例[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181.
摘要: 食品包装材料英语常以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can、名词和复杂句使用居多。特有的文本特征及专业化给译者带来语言理解障碍,使译者产生词汇、句法和语篇翻译问题。本文结合实例分析这三类翻译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词汇上,译者可以通过原文语境估摸基本词义,再结合专业文献确定专业词义;句法上,译者可以通过平行文本理清句子大意,再结合翻译技巧重组句意;语篇上,译者可以全面理解话语结构,从整体视角进行翻译活动。
关键词: 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翻译问题;解决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181
基金资助:

由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商品外包装产品信息须满足不同语言消费人群需求,众多学者便聚焦外包装文字的翻译和研究。但近几年食品包装及接触材料未符合规章制度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为聚焦社会时事,译者应适时调整,转攻食品包装材料翻译。本文以食品包装材料英语为研究对象,以Food Packaging Materials[1]一书为例,对词汇、句法和语篇翻译问题进行实例探究,以促进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的翻译和研究。

1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的文本特征

食品包装材料英语常用一般现在时。食品包装材料文本主要阐述材料、化学反应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科学现象,用一般现在时来描述和记录科学定理、定义、公式,以使文章内容更客观准确。

语态常为被动语态。该文本内容客观科学,语气较为正式,不涉及主观看法,不牵涉主观臆断,因此被动语态居多。

情态动词can使用居多。在Food Packaging Materials使用的情态动词中,can出现140次,居于首位。情态动词的特定含义决定了使用次数。原文主要介绍塑料、纤维素、陶瓷和金属包装材料的化学特性,而can能表示“事物具备的某种能力”,能描述材料所具备的特殊性,固然使用频率高。

名词使用多。食品包装材料英语涉及大量专有术语,即材料和材料组分名称,而且此类文本力求简洁明了、表达客观,故而名词使用多。

复杂长句多。食品包装材料英语常要表达深奥的思维,使复杂概念的表述更为严密紧凑,使陈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更为明确,因而多使用复杂句。

2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的翻译问题及解决策略

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的语言特征无疑会给译者带来原文理解障碍。理解不当所造成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翻译问题已然影响翻译质量,现结合Food Packaging Materials中的实例探讨解决策略。

2.1词汇层面

“普通名词专业化为科技词汇是科技英语语篇中较为典型的现象,也是科技翻译的难点之一”[2]。多数译者缺乏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专业知识,无法实现译文专业化。英语词汇一词多义、多词一义,译者需词义精选,从基本词义切入,向专业词义靠拢。

(1)原文:Moreover,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final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s of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 can be obtained by means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s.

译文:此外,通过化学改性可以使食品包装材料的最终特性发生重要变化。

不谙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的译者会将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s 直译成普通词义“特点”,将“chemical modifications”译成“化学成分调整”。其实,译者可根据全文语境定位词义,全文主讲材料的特殊性能,即“特性”,查看相关平行文本会发现一致的表达。通过查询词典会得知properties和performances均有“特性”之意。当译者难以获得一份完整精确的术语库时,可以以“食品包装材料”为关键搜索词,在知网上查阅相关学术期刊,自制术语库,也可仅阅读文献标题获得部分术语。“chemical modifications”的译文同理可得。

此外,英语多被动、中文多主动,将原文中处于被动的词处理为主动能使之更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但也要注意食品包装材料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大多用于不必说明施动者的场合下,关注点多在动作对象,译者应忠实原文的偏重,翻译成被动。总之,译者应顺应科技文体和中文表达习惯,能动谨慎地选择语态。

(2)原文:These products are subdivided in two categories, depending on the main component: glass on the one hand, and minor ceramic materials like china, porcelain and earthenware on the other side.

译文:这些产品根据主要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玻璃,另一类是日用瓷器、工艺瓷器、硬陶器等次等陶瓷材料。

china, porcelain, pottery, earthenware都是“陶瓷”一类的表达,部分中文表达一致,如china与 porcelain均表“瓷器”,pottery与earthenware均表“陶器”。虽然普通词义表达一致,但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专业人士不会将其一概而论。对于这类有着细微差别的专业术语,译者在翻译时需查阅词典和文献资料,保证译文的精准规范。

在原文中,china与 porcelain作为举例陈列说明二者并非一物,因而中文表达需推敲一番。蔡乾[3]曾考察china和porcelain之意,但未将二者的微妙区别用中文名词表达出来。在中文中查找不到相应术语时,就应根据原文语境和词汇的基本含义进行灵活处理。根据瓷器功能可将其译为“日用瓷器”和“工艺瓷器”。pottery与earthenware均含“陶器”之意,但刘谦功指出“温度控制在450-700℃之间,以逼出结晶体中的水分,此时陶器胎体中的颗粒融化粘合在一起,变得坚硬而且基本不渗水。这时的胎体很脆,被称为earthenware,即硬陶器” [4]。pottery“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译为‘陶瓷’,或者‘陶器’,而不只是多数英汉词典中所解释的‘陶瓷类’和‘陶器’,因为pottery包括了‘陶’(earthenware)”[5]。

综上,词义翻译可首要查询词典,结合原文语境,估摸词义,再根据专业领域的文献确定专业词义。

2.2句法层面

除词汇外,句型结构和话语逻辑也会对文本理解造成阻碍。“一个复合句内往往嵌套多个从句,存在多层修饰关系,要忠实通顺地将原文转换成译文,译者必须读懂句子的内在逻辑关系”[6]。译者需要查找相关平行文本读懂句意,再分析句型结构、结合翻译技巧,重组句意。 

(3)原文:Glass and metals, despite their share, due to their density which is at least three times the ones of paper and plastics, undoubtedly are the most abundant materials used for packaging as far as the mass of materials, not the number of packages, is concerned.

初译:尽管玻璃和金属的比重很大,但由于它们的密度至少是纸和塑料的三倍,就材料质量而不是包装数量而言,它们无疑是用于包装的最丰富的材料。

改译:玻璃和金属的密度至少是纸和塑料的三倍,这说明前者比重很大;但就材料质量而非包装数量而言,它们无疑是用于制作包装的极为丰富的材料。

原文主句中穿插了许多附加信息,译者应理清意群间的关联,分析句型结构,抓住话语逻辑。初译未抓住“despite their share”与“due to their density …plastics”间的语义关系:在体积相同的前提下,密度越大的物体越重,因此二者是因果关系。理清语义后,改译用分号将长句拆开,将其作为一个附加意群,方便读者理解。玻璃和金属是用于制作食品包装的材料,改译适当增译“制作”让语义更具体明了。

(4)原文:A pertinent definition of nanomaterial is provided by a European resolution (European Commission 2011): ‘a natural, incidental or manufactured material containing particles, in an unbound state or as an aggregate or as an agglomerate and where, for 50 % or more of the particles in the number size distribution, one or more external dimensions is in the size range 1–100 nm’.

初译:一项欧洲决议(欧盟委员会2011) 给出了纳米材料的相关定义:“含有颗粒的天然、附带或人造材料,颗粒处于未结合或聚集状态,其中50%或更多的颗粒在数量大小分布中,一个或多个外部尺寸在1-100纳米范围内”。

改译:一项欧洲决议(欧盟委员会2011) 给出了纳米材料的相关定义:“纳米材料是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或是附带类似源自人类活动和人工制造的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维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50%以上”。

初译译文不知所云,这种翻译问题是因专业知识欠缺造成的,利用大数据搜索平行文本理解原文可最快解决。改译借用百度搜索关键信息“纳米材料的欧盟委员会定义”,查到《欧盟解释纳米材料定义》[7]一文。该文对纳米材料定义进行了阐述,增进了译者的理解。基于理解,再结合增译和意译,将原文之意用目的语作释义性解释,如“an unbound state”和“an aggregate”对应的初译是“未结合状态”和“聚集状态”,《欧盟解释纳米材料定义》中则有“粉状”和“团块状”的描述性文字,因此改译大胆借用,并基于理解对原文句意进行重组。郄春生、张威指出信息重组“可以避免翻译腔、死硬翻译等现象,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8]。

至此,译者在解决句法层面的翻译问题时应借助平行文本理解句子大意,再基于理解并结合翻译技巧来重组句意,从而解决难题。

2.3语篇层面

食品包装材料英语文本结构紧凑,信息密集,表达客观,逻辑性强。在专业知识薄弱、原文大意模糊和原文篇幅极长的情况下,译者极易将每句话或是每个段落孤立地进行翻译,此种翻译方法实属不妥。“科技语篇有其特殊功能以及文本信息组织结构,由以下三点决定:第一,语篇信息内容有其顺序;第二,信息之间有内在的层次关系;第三,信息具有其特殊和固定的表述方式”[9]。从整体视角来观察和分析语篇,同时兼顾语篇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译者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话语逻辑结构,从而成功地解决语篇层面的翻译问题。

3结语

本文总结了食品包装材料英语的文本特征: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can、名词和复杂句使用频繁。这些特征阻碍了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导致词汇、句法和语篇翻译问题。通过研究探讨得出词汇问题可以结合语境和专业文献得以解决,句法问题可以借助平行文本和翻译技巧予以解决,而语篇翻译问题则可以通过分析话语结构、整体翻译译文得到解决。本文并未穷尽翻译策略,希望更多学者关注食品包装材料文本的翻译活动,促进该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Luciano Piergiovanni & Sara Limbo. Food Packaging Materials[M]. Switzerland: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Ltd, 2016. 

[2]曹芳.科技英语中普通名词专业化现象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1,37(08):26-34.

[3] 蔡乾. 跨文化视角中ware, porcelain和china的意义考察[J].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7,20(01):127-132.

[4] 刘谦功. 荷兰陶瓷之都代尔夫特崛起的历史动因与现实意义[D]. 北京:清华大学,2007. 44-49. 

[5] 曹育民. Ceramics, Pottery, Stoneware, Earthenware的不同含义[J]. 北方美术, 1999(04):84.

[6] 陈梅霞. 生物医药英语词句特征及翻译策略[J]. 中国科技翻译, 2021,34(04):4-6+14.

[7] 姜岩. 欧盟解释纳米材料定义[J]. 科技视界,2012 (21): 45-45.

[8] 郄春生, 张威. 汉英科技翻译中的信息重组[J]. 中国科技翻译, 2021,34(02):32-34.

[9] 高巍,孙凤兰. 科技语篇的隐喻功能与翻译——以《时间简史》英汉文本为例[J]. 上海翻译,2020(03):29-33+89.

作者简介:吴艳(1997-),女,汉族,湖南新化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