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李险峰 赵丽华(通讯作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险峰 赵丽华(通讯作者),.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临床医学杂志,202410. DOI:10.12721/ccn.2024.157098.
摘要: 目的:探究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取100例行血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微生物鉴定仪,观察组采取全自动血培养仪。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检测成本及应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采取全自动血培养仪,可提高血液检测的准确率,提高检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关键词: 全自动血培养仪;微生物鉴定仪;血液检验;应用分析
DOI:10.12721/ccn.2024.157098
基金资助:

在现代医学实验室中,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依赖于快速、准确地鉴别病原微生物。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血液检验中的自动化设备不断发展,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成为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工具[1]。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检验效率,还显著提升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帮助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全自动血培养仪是一种能够自动化完成血液样本培养的设备,它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化的软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培养瓶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大幅缩短了检测时间[2]。本文旨在探讨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带来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取100例行血液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设置两组各50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患者能够理解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具有稳定的临床状态,能够耐受血液检验;既往病史无重大并发症或其他影响结果的疾病。排除标准:严重并发症;近期手术或治疗;药物影响;感染或炎症;依从性较差。对照组:男女比例29:21,年龄22-80岁,平均(32.68±5.9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28:22,年龄23-79岁,平均(32.74±5.58)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统计意义,可对比(P>0.05)。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微生物鉴定检验,具体操作如下:设备包含药敏分析仪、MAZOT-TOF生物质谱仪和珠海迪尔微生物鉴定仪。样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后,放置在温箱中,温度设置为35˚C,二氧化碳浓度为6.5%,孵育时间为18-24小时。孵育完成后,取出样本进行涂片,并进行革兰染色,随后通过氧化酶和相应触酶进行显微镜检查,最终利用药敏分析仪和微生物鉴定仪进行检测。

1.2.2 观察组

用75%酒精或碘伏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待干燥后再进行采集。使用无菌技术采集血液,通常每个患者建议采集2-3瓶,每瓶通常为10-20毫升。标本采集后轻轻摇晃血培养瓶,使血液和培养基充分混合。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按照要求加入相应的血培养瓶中,确保培养瓶密封良好,以防止污染。将已加样的培养瓶放入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培养槽中,根据仪器要求输入样本信息,包括患者ID、采样时间等。选择合适的培养程序,启动全自动血培养仪,仪器会自动监测培养过程中的细菌生长情况,并记录数据。培养过程一般持续24至72小时。根据仪器的提示,查看结果并生成报告。记录两组血液检测时间和成本。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检验准确率、成本及检验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两组检验准确率

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81.00%,观察组则为100%,由此得知,观察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 分析成本及时间

观察组成本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检测各指标(x̄±s)

1.png

3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得知:观察组检测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成本和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传统的血培养方法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着人为误差的风险,而全自动血培养仪通过自动化流程,能够有效减少操作失误,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此外,全自动血培养仪配备了先进的检测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培养瓶内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进一步提高了检测准确率。在降低成本方面,全自动血培养仪同样表现出色,传统血培养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在培养和鉴定过程中,需要频繁的人工操作和多次重复实验。同时,自动化系统的高效运作也减少了试剂和消耗品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总体检测成本。而全自动血培养仪的引入,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人力成本。全自动血培养仪通过优化的培养条件和自动化检测流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微生物生长情况的数据,通常在24小时内即可给出初步结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及时的诊断依据,有助于快速制定治疗方案[4]

综上所述,全自动血培养仪在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成本和缩短检测时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不仅提升了临床血液检验的效率和质量,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及时和准确的诊疗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全自动血培养仪有望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医学检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秀清.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敏感性、准确性差异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3,29(7):53-55.

[2]王茜.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在血液感染细菌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2):79-81.

[3]古文辉,林侨.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14):70-72.

[4]黄媛媛,董建伟,戴清香,等. 全自动血培养仪与微生物鉴定仪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信息,2024,37(10):130-132,1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