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王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俊,. 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药,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摘要: 分析中医外治法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抽签法将其分作联合组(35例)与西医组(35例)。联合组应用中医外治法、美沙拉嗪治疗,西医组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比对两组结肠溃疡量表(U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组US评分低于西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亦低于西医组(25.71%)(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US评分,改善病情,促进恢复。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中医外治法;中药灌肠
DOI:10.12721/ccn.2021.157012
基金资助:

前言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直肠及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难以治愈、易反复等特点。本病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体重下降、便血及血性腹泻,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威胁较大,因而临床应重视本病的治疗[1]。在本研究中,笔者对我院接收的70例UC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意在探究中医外治法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方案在UC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研究对象均从2017年3月-2019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选取,现以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西医组(35例)、联合组(35例)。西医组男女比例21:14;年龄24-50岁,均数(37.56±4.51)岁;病程1-7年,平均(4.12±1.02)年。联合组男女比例21:14;年龄24-50岁,均数(37.56±4.51)岁;病程1-7年,平均(4.12±1.02)年。上述一般资料比对,无统计学差异(P>0.05)。准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相关诊断标准;签订研究协议书者;无消化道大出血并发症者;排除受试药物过敏、存在中药灌肠疗法禁忌证及肠穿孔患者。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

西医组接受美沙拉嗪(Losan Pharma GmbH(德国),H20150124)治疗:口服,1g/次,4次/d,期间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西医组基础上,联合组施行中药灌肠外治法:灌肠方药物组成:白芨20g,仙鹤草、秦皮、黄柏各30g,生地榆、薏苡仁、白头翁、马齿苋各50g;诸药以水煎煮,取汁100mL;以药液进行灌肠,1次/d,保留灌肠14d后隔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8d。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详细记录两组结肠溃疡量表(US)评分,同时观察其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

US:用以评价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评分越低,表明患者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计算,计数、计量资料以(%)、()表示,检验t值、X2值,若P<0.05,则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US评分

经数据统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S评分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联合组US评分低于西医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US评分(分,)

截图1736840626.png

2.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联合组出现头痛1例(2.86%)、呕吐1例(00.00%)、恶心0例(00.00%);西医组则为2例(5.71%)、4例(11.43%)、3例(8.57%),比对数据发现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较西医组(25.7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9,P=0.02)。

3 讨论

目前,UC发病机制尚未有明确定论,但有学者表示[3],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反应相关,临床治疗本病首选药物为美沙拉嗪,该药疗效尚可,但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美沙拉嗪能够对前列腺素与白三烯的结合与释放起抑制作用,进而减轻机体肠壁炎性反应;另外,本品能够介导肝细胞凋亡,具备一定肝毒性,副作用较大,单独应用时疗效欠佳。中药保留灌肠法是一种通过肛门将中药导入直肠,使药液为直肠所吸收的外治方法,现代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使药液直达病灶,降低胃肠道刺激,有效保护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4]。本研究数据显示,联合组US评分(1.24±0.44)分低于西医组(2.20±0.68)分(P<0.05),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该结果产生原因为:联合用药后,可结合两种药效,促进胃肠黏膜加快修复,稳定促炎因子—抑制因子平衡,从而减轻黏膜损伤、降低炎症反应,有效改善病情。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低于西医组(25.71%),分析这一结果的产生可能是由于:直肠肠壁组织具有选择性吸收及排泄功能,且静脉丛丰富,血液循环旺盛,吸收能力强,因此,中药药液可经直肠黏膜直接进入人体,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中药灌肠法与美沙拉嗪药物联合后,可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拮抗美沙拉嗪所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进而减少不良反应[5]。

综上,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在UC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说明该联合方案治疗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袁玲.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1):121-122.

[2]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91-895.

[3]许坚鸿,林仰锦.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2):25-26.

[4]邱伟,方晓华,杨振斌,等.中医外治法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05):29-31.

[5]徐康,童诚,崔俊丽.中药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07):959-96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