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中生物学教学一直是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启发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中生物学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制约了学生在生物学领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对于高中生物学教学评价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相应的改革对策势在必行。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
(一)在课堂评价中教师的地位过于凸显
在新一轮的课改背景下,实施教学评价,既要求老师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调节,帮助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也要求学校可以对所有的老师给予足够的督导和评价,促进他们的发展。在实施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其中,这样才能使教学评价工作更加顺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课堂评价以老师为主,课堂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评价也只有老师一个人进行,其它各方的参与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使评价的全面、客观化。
(二)课堂教学评价存在滥用的情况
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处于领导地位,其对学生的教育评价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老师要仔细地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好比例,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评价误用的现象,一些老师较为严厉,给学生的评价就太消极了,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的老师过多地重视了评价的激励,给了学生太多的鼓励和扶持,导致了学生们慢慢地丧失了对老师评价的欲望,从而降低了老师评价的有效性,使教学评价的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不重视对教学评价的反思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职业素质对生物学教学的成效有着直接的作用。同时,对教学评价进行的反思,也是促进自己成长的一个关键条件,它可以帮助老师发现自己的缺点。但是,当前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对教学评价缺乏思考,时间太短,或者太过形式化,从而降低了评价的实效。
二、为解决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问题所实施的措施
(一)注重评价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和角色,要主动地进行多轮的课堂评价学习,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课堂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对教师的课堂评价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掌握有效的评价理论,学会有效的课堂评价方法。比如,学校就《第四章免疫调节》这一章的内容进行了课堂评价交流,由高中生物老师们对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并与参加交流会的其他老师进行交流,以一种创新的评价方式,将自己的评价方法和经验进行交流,并向其他优秀的老师们学习借鉴。例如,一些老师会分享自己在本章中使用的一种语言评价方法,用一种激励性的话语来激励他们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例如:“你很厉害,能从你的生活中到一些关于免疫系统的东西,继续努力,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有些老师将自己为这一章的内容采取了一种行动式的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如果成绩优秀,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比如:“你对免疫调控方面的知识很扎实,下面,请你在五分钟之内,就你最喜爱的活动,进行《免疫调控》的讲解。”
(二)转变教师教学态度,重视课堂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效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课堂评价的最终结果。在高中阶段,生物学教师应主动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注重对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评价的创新。生物学老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新课改的内容与课堂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更主动的评价。比如,一些高中生物学老师在讲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这一章的时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会说:“你可以用树形图来整理减数分裂的知识,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要坚持下去!”“你对染色体的了解出现了一些错误,可能与以前的知识发生了一些混乱,你要找出染色体与基因的不同,要找出其共性的有关知识,希望你能对这一点有更深的了解!”等言语,使自己对课堂评价的态度始终保持正确,既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性的评价,也要对他们的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醒,并向他们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
(三)注重师生互评的多角度化
教学评价绝非单向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老师也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总体的教学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单向的评价。在这种教学评价中,老师始终处于比学生更高的地位,而学生只能作为被批评的目标,二者的地位不对等。而且,在给学生进行评价时,老师的重点也很简单,只是对他们的答案进行了评价,时间长了,很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自卑,不敢也不愿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老师要加强对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方位、多维度,既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又要让他们主动开展自主评价与互相评价,即使是对老师也有评价的权力。通过这种方法,增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了评价的丰富和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比如,在讲授生长素两重性时,老师可以结合教材提出一些问题,如:“顶端优势现象”、“胚芽鞘的向光性”能否反映出生长素的两重性?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题目,不同的学生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当学生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进行判断,也可以在小组中互相评判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并且给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众人集思广益,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多角度多维度的教学评价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内容进行多维度的了解,对内容进行分析,深刻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在教学活动完成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对老师所教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速度和教学方式等进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交互达到最优,才能创造出高效率的课堂,才能全面提升生物学教学质量。
结语
在新一轮课改的推进下,高中生物学老师们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和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持续地充实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给学生们更精确的评价,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张永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9):141-142.
[2]董永兴,于宏刚.高中生物课堂多元化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2019(07):274.
[3]周华玉.一种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法[M].高中生物学,2006(7).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5] 陈振昆.生物教学中“学生多元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高中生物教学,2015(6X):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