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内容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地向着自主、合作以及探究方向发展,以往的教学方法呈现一定的枯燥性与陈旧性,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需求。而物理教师在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时,部分物理教师自身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中心,高度重视对学生解题技巧的传授,为了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成绩,总是结合考点实施教学,缺乏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大部分学生呈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与新课程相关需求背道而驰,阻碍了初中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方式单一,缺乏能力的培养。实验始终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教师能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将实验全面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才能让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得到本质上的提高。在物理课堂上开展实验,能够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凸显课堂的主体地位,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凸显出了一定的单一性[1]。一些物理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将探究实验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进行开展,也用“讲实验”代替了“做实验”,为重视对初中生能力水平的提升,导致学生无法深度掌握实验的认知,不利于自身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地深入,物理教学方式也呈现了多样化。但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活动时,还在以一些传统教学方法为主,教师根据教材开展实验,针对有一定难度的实验,主要以讲为主,并没有合理化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实验教学,从而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
(一)微课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理实验。微课是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项内容构成。利用微课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可以弥补传统讲述式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在视觉资源、听觉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的感染下体会实验本质,形成对物理实验的初步认识。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探究弹力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教学视频(将两只气球相对并用手挤压,两只气球都发生了形变)。根据微课视频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气球的状态看起来是怎样的?视频中,手压气球的同时,气球是否给了手同样的力?如何控制气球被压扁的状态?之后,教师播放改变压力大小继而气球状态发生改变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形成深刻认识。教师通过展示微课实验视频,围绕视频与学生展开互动讨论,使学生对物理实验形成大致感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中变量控制、实验现象的认识,使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形成直观思维。
(二)注重教师的实验演示教学。为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初中物理教师在做实验时要把演示实验做好,从而使学生直接、清楚地了解到实验过程.这些示范实验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积极性,并利用学生的观察力深入分析实验内涵和关联的物理知识,对物理知识进行合理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物理实验教育的教学质量以及对初中学生的整体素养的培养有重大的实际意义[2].例如在进行“分析气泡在充水玻璃管中运动规律”实验时,物理教师应对示范实验进行详细设计:首先取一个内径一厘米,其中有一只气泡的玻璃管,通过翻转玻璃管,使学生观察气泡在水面运动情况.但由于玻璃管存在很大的体径,从而发现气泡移动规律不符合匀速运动的现状;其次,我们再将第2只玻璃管拿出来,优化实验:在玻璃管上每隔十厘米标记一次记号,然后倾斜玻璃管,通过把气泡经过各个记号所用的时间加以标记,就可以了解泡泡是匀速运动.然后再根据在第2只玻璃管上记载的信息,用物理方法将速率完全计算出来.最后经过优化实验,初中学生能够把物体匀速直线迈动的概念、计算速度的方法,以及对物质移动速率计算的方法等这些物理知识点的实际运用完全了解.
(三)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物理创新实验教学并不是只有在课堂时间才能进行,物理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物理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创新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将实验教学根植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中,不仅可以将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常见的生活景象,还能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物理相关知识,减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陌生感,更易被学生接受.例如在教授“浮力”相关的知识时,物理老师可以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人课题,在完成课题理论传授后,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与浮力相关的物理现象,并在物理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手操作与浮力相关的实验,更能加深学生对浮力相关知识的认知和掌握.同时在课后,让学生去发现更多与浮力相关的现象,进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物理教师将生活与实验相结合,并不是完全地摒弃传统实验方法,而是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将实验教学带出教室,走进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热情,还能提升创新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水平.
(四)利用小组开展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创新实验教学中有很多实验需要学生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物理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来完成相关实验.在进行物理实验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探讨学习,并且在小组中,每个学生职责并不相同,需要学生不断沟通、协调才能完成一个物理实验.所以,以小组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未知知识的追求欲望,还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讨论分析中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认识,增加自身的动手能力、探讨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完成新课改提出的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就必须在物理实验教学上实现思想创新.整个创新要围绕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以及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琼鹏.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新课程,2021(02):46.
[2] 李守亮.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改革新思路[J].读写算,202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