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到课堂教学管理首先想到的是班主任教师,其次是语数外教师,可能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到体育教师,好像提到课堂管理就不是体育教师的事。其实,每个班级课堂管理的好与坏和体育教师课堂管理有很大的联系。其他教师的班级管理只专注某一个班的学生,而体育教师要专注好几个班还要跨年级进行课堂教学,其实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科课堂教学管理的研究,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活力、有序性、安全性。
1.创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
体育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学习课堂氛围是体育课堂中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提高课堂管理质量以及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小学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环节是师生双方的互动活动,因此,就要注意平时和小学生多进行互动和了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小学生就会自觉主动去遵守课堂纪律,并且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不同的课堂氛围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教学管理效果和学习效率,因此,只有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一种思想和心灵上的共鸣,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2.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
设计一个合理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是提升课堂管理效率的核心,只有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率课堂教学的管理。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课程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新课标理念以及小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从教学的过程方法、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制定小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集中注意力进行有的放矢、切实有效的学习,才能减少学习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从而落实高校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在教学时要凸显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所有的小学生进行教学,并且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3.科学合理地设置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
教材作为课堂知识内容的载体,也是实施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以及行为的工具,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充分挖掘和研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准确地使用教材中的内容并且对教材知识进行创新。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针对性地发掘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精选和整合,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以及学校的实际能力去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开设小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作为小学的体育教师要正确掌握和理解体育课程的核心概念,并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核心价值知识有序地融入到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每一名小学生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美感,切实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才能够促进体育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
4.构建科学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评价体系
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对体育课堂中的教学管理效率进行反馈,其可以作为一个系统信息的交流以及物质的流通和情感交流的基础保证。与此同时,他也是各个物质要件进行交流的信息回路。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不但可以指导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而且还可以激励参与管理的人以及被管理人。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对体育课堂教学以及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并且还能给管理的效果提供见证性的分析,从而促进管理者对管理措施进行及时调整。评价的主题也由一元转向多元化;评价的对象也由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参与;评价的方式也转向为全过程、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性发展,这样的转变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对自我的管理意识,还能够给课堂教学营造出愉悦的教学氛围,凸显学生为教学主体,使他们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收获愉快的情绪体验。
5.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管理机制
当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运动项目和强度都十分有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和家长都担心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发生意外伤害,并且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事故处理机制,导致事故责任难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对安全的过度强调而使体育课教学束手束脚。当前应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意外伤害风险管理、事故处理体制机制。建立政府主导,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体育教学及活动意外伤害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完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处理机制,鼓励学生购买人生意外伤害责任险,探索学生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做好学校体育教学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对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在保证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体育伤害事故发生。
6.开拓不同的课外活动
在新形势下的小学体育教育变革中,将体育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学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学生所喜爱的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兴趣小组,并由专业的体育老师对兴趣小组的成员加以悉心教学指导,使得小学生的体育课堂所能学习到的知识技术得以充分巩固。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组织安排一些体育竞技比赛,促进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及比拼精神的培养,为学生们更好的体验体育魅力带来乐趣。通过小学体育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培养学生从小学阶段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为今后更好地走入社会实践,使体育课堂教学目的得以真正实现。例如,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组织一个羽毛球社团,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器材、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全面指导,利用羽毛球对场地要求较低的特点,利用下课、放学后等空余时间进行学习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周末等大块的空闲时间进行友谊赛等活动,充分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
结论:综上所述,进行高效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目标,要对影响小学生体育课堂高效教学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促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达到最大化,牢固树立课堂高效教学的核心理念并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对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优化,整合体育教学的知识和内容,不断完善课堂教学的评价方法,从而促使小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璐.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J].年轻人,2020,(5):149.
[2]郑德凤.小学体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8,33(5):25-27.
[3]苏贵华.小学体育课如何加强纪律管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21):177.
[4]王波,黄迎新,高春子.小学低年级体育在德育管理的融合[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9):160-161.
[5]陆叶.小学低段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8):258,260.
[6]赵德喜.基于阳光体育下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途径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