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深入实施,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物理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积极探索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路径,致力于将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生活化。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本文基于“双减”政策,探讨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路径,旨在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丰富生活化教学资源、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等方式,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初中物理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教师以“双减”政策为科学施教的指导思想,为初中生架构高层次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主题性、沉浸式、启迪化以及愉悦感的课程学习导引。初中生能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集聚更多的趣味吸引、思维导引、能动激发,欢欣雀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成为初中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的状态调控、动机激发,有效夯实物理实验教学的基础。
例如,在“熔化和凝固”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供一段关于蜡烛制作过程的视频素材,借助生活化实践活动辅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熔化”与“凝固”的物理现象。在视频素材中,初中生能够看到制造者先将一块块的蜡放在大铁锅里,进行加热,蜡由固态慢慢转变为液态。然后,制造者将棉线固定在模具里,再将处于液态的蜡油慢慢倒入模具内,静置一会儿,蜡油就会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变成现实生活中的蜡烛。这样,初中生亲眼看到“固态”向“液态”的转变,也看到了“液态”向“固态”的转变,借助生活示例深度感知教学内容中的物理知识。基于生活实践的蜡烛制作过程能够为物理课堂创设出浓浓的生活情境、新奇氛围,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认知专注度、探究实效度,吸引更多的初中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来。所以,生活化的物理教学具有非常突出的主题情境、新奇吸引、能动激发,以人文诱导元素科学推动物理教学。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资源
教师以“双减”政策为科学施教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初中生提供高品质的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初中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搭建过渡性知识跳板,实现简易认知、精准引导、高效储备。生活化教学资源具有突出的亲切感、自然化、吸引力,助力初中生立足生活常识慢慢融入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因此,生活化教学资源具备较高的关联性、品质感、价值化,能够成为初中生简易认知的推进剂。
例如,在“汽化和液化”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初中生提供一个物理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教学课件,辅助初中生全面感知水在“液态”“气态”之间的状态变化。初中生能够在教学课件中看到,池塘中的水在太阳的照耀下一点点地提升温度,同时一些水慢慢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上升到空气中。随着水蒸气在空中的位置提升,自身温度逐渐降低,慢慢由“气态”再次转变为“液态”,以小液滴的形式降落下来,形成降雨。这样,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教学课件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创设出亲切友好的生活情境,助力初中生积极思考、验证规律、积累知识。所以,生活化教学资源拥有较强的亲民化、适宜感、关联性以及价值性,助力初中生理解知识、训练能力,架构出具有启迪性、引导性、实效性的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平台。
三、组织生活化教学活动
教师以“双减”政策为科学施教的指导思想,可以为初中生组织高价值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实现生活化教学设计、多维度信息整合、高品质知识萃取的多元集成。承载教师智慧的生活化教学活动能够成为初中生融入主题情境、处理生活信息、掌握自然规律、形成课程素养的基础,助力初中生课程发展。因此,生活化教学活动形成于教师的智慧设计,完成于初中生的能动推进。
例如,在“升华和凝华”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初中生提供了一段实验视频,指引初中生进行视频欣赏与知识学习。初中生能够看到碘在加热的烧杯里慢慢由固态转变为气态,形成一股股粉色气团上升到顶部,并在低温烧瓶底上由气态转变为固态。这样,视频素材为初中生提供了碘的“升华和凝华”两大物态变化过程,架设出规范有序、科学标准的实验操作过程,帮助初中生较好地进行实验操作学习活动。而且,轻松愉悦的视频欣赏活动能够形成开心快乐的生活情境与友好气氛,加速初中生之间进行高层次、高价值的信息交互活动,推动实验操作向生活范畴拓展,架构高品质生活化教学活动。
四、提供生活化教学体验
教师以“双减”政策为科学施教的指导思想,为初中生创设高水平的生活化教学体验,不仅催生新奇感、趣味感、兴奋感、快乐感,还能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参与兴趣、表现心理、交互动机。为初中生后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提供强大的支持力、推动力,推动课堂活动实现主题创新、模式挖潜、提质增效。
例如,在在“浮力”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进行一系列与浮力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度理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常见的物品,如乒乓球、石头、木块等,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通过实验探究浮力与物体质量、形状、密度等因素的关系。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浮力实验,如“制作简易的潜水艇”或“利用浮力测量物体密度”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浮力的实际应用。这些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结语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我们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实现物理教学的提质增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深化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与运用,不断探索更多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教学路径,努力构建更加高效、生动的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德刚.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新课程导学,2022(43).
[2]李清华.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读写算,2023(7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