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采编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思考
杨健乔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健乔,. 对新闻采编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思考[J]. 数据与科学,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摘要: 数据获取方式的优化与发展使得数据生产、采集、获取的速度日益加快,海量、多元、动态、异构的数据孕育并加快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与普及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行业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新闻信息的采编效率更高,媒体信息的传播也由传统单一、单向的传播模式转变为多元化、双向的传播过程。为使新闻采编工作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取得更理想的效果,需要结合当前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实现新闻采编工作质量及水平的提升,实现更理想的新闻传播。
关键词: 新闻采编;大数据技术;结合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03
基金资助: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传播技术的发展,大数据被越来越广泛地提及,成为当今时代的热词。随着大数据所引发的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数据统计、信息生产和目标精确等已经悄然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理念和新闻生产方式,基于对新闻素材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挖掘,经过滤后再以形象化、可视化方式呈现,大数据时代下的广播电视新闻新型采编模式便产生了。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不仅要从战略性新闻采编与制作角度挖掘互联网中的大数据资源,还应关注受众的个性化新闻需求,从而提升新闻信息的接受度。

一、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指依托互联网、软件集成技术等产生的通过互联网及存储空间,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利用、管理、挖掘以及分析形成的数据技术[1]。从宏观角度来看,大数据技术涵盖了能够对庞大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的技术,相比传统信息处理技术,大数据技术处理的数据信息具有海量性、多样性特征,而且大数据处理技术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涵盖各行各业,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对行业市场的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深入渗透到医疗、军事、教育、金融以及通信等领域,大数据技术的预测结果更加客观,而且也能够为企业及行业决策发挥参考价值,有利于降低决策风险。新闻采编工作主要是对新闻信息的采访、编辑、整理、写作以及评论的过程,大数据技术在新闻采编过程中的应用对于新闻信息的搜集、整理、编辑影响尤为显著。

二、新闻采编与大数据技术结合的策略

(一)建立与完善集中化数据分析体系

大数据时代,各类新兴技术带给传统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重重冲击与挑战。在海量信息的堆叠下,如何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是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重点。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是实现海量无序舆情信息分类、整合、统计、挖掘的重要保障。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应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建立与完善集中化数据分析体系,打破传统现场调研与素材收集对时间与空间利用的局限性,借助互联网与社交网络平台实现舆情信息的实时获取、动态更新,为海量舆情信息的集中与汇合提供存储平台[2]。同时,数据分析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帮助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将多平台、多渠道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梳理、整编、挖掘分析,快速攫取最具社会价值与思想深度的新闻作为报道内容。此外,集中化的数据分析体系是个性化新闻创作与推送的前提,依托受众的用户画像技术以及新闻个性化推荐系统,将集中化的数据分主题、分时间、分兴趣,提高用户对个性化新闻的接受度。

(二)提升新闻采编数据思维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过于注重文字编辑能力,而大数据时代下则更加强调新闻采编过程中要有数据思维,通过利用数据思维的逻辑分析提升新闻信息可靠性。从现实情况来看,数据思维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应用也确实有效提高了新闻采编工作效率,因此,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数据思维的重要性,逐渐从传统的文字编辑思维中转换到数据思维层面。一方面,新闻采编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数据思维的重要价值,明确大数据技术在新闻采编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客观看待传统新闻采编思维的局限性,主观上提升自身大数据技术应用技能,通过利用大数据提高新闻采编过程中的预见性,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大数据时代对新闻媒体行业产生的冲击;另一方面,作为新闻采编工作者,也要敢于在思维上进行突破与创新,依托大数据技术对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模式进行改革,突破传统新闻采编模式局限,提升新闻信息社会价值。在新闻信息采编过程中,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受众感兴趣的信息点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基于受众感兴趣的信息点对新闻信息关键词、标题等内容进行编辑,在新闻内容编写过程中要注重对受众进行积极的引导,进而借助大数据技术推动新闻信息传播,促进新闻采编工作效果提升。

(三)结合大数据技术创新广播电视新闻选题

广播电视新闻选题一般包括七个部分:时政、社会、民生、环境、教育、军事和科技。在应用集中化数据分析体系及相关软件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者需将收集到的海量舆情信息对应映射到相应的新闻选题分类中,或者根据舆情信息中的关键词进行自然语言处理与语义分析,创新新闻选题,从中提炼出新的热点话题。这种结合大数据技术创新广播电视新闻选题的举措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促进新闻报道的传播力提升;另一方面在对新闻信息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利用敏锐的洞察力与前瞻的态势预测能力对新闻中的论点加以解剖,从中提炼出主流价值观、策划正向选题、聚焦新闻主题,并通过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持续性推进新闻议题发酵,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引领社会舆论、把握舆情话语权、转移公众视线、化解社会矛盾与舆论压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媒体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为其发展带来了机遇,新闻媒体行业应该客观认识大数据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具有突出优势,新闻采编工作者应该从转变思维入手,基于大数据信息处理分析体系建设、创新采编业务流程、注重数据资源挖掘以及提升采编大数据应用能力等层面来推动新闻采编工作的有效开展。新闻媒体行业也应该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行业内更多的应用空间,如从传播视角来建立新闻传播模型,对新闻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力进行预测,从而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预测功能强化新闻传播效果,推动新闻媒体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超.大数据技术与电视新闻采编深度融合发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9):178-179.

[2]兰京.大数据技术与电视新闻采编的融合发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6):168-16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