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中,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对企业的盈利具有重要影响,而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包含多种,如工艺流程存在问题、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不恰当、企业缺乏合理的运维保养机制等。对此,企业为了获得健康持续发展,应充分认识到一些问题的存在,并给出适宜的管理对策,保障机械设备的持续稳定运行,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机械设备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
1、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是生产加工有关产品的基础程序,涉及原料的处理、运输、加工、包装等。当工艺流程存在不合理时,势必会导致生产效率不高的现象发生。如原料处理存在问题,会影响到成品的质量;原料量添加过多或过少时,直接会导致成本投入上的问题发生;加工环节存在进度缓慢时,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生产效率。对于工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应平衡每一道生产工序,使各个环节的时间控制具有可行性、合理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制度支持力度
工业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车间管理制度通常也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生产管理制度应具有全面性,涉及设备的生产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管理,最大程度地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得到较高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员工的薪酬制度、奖惩制度都应与车间实际情况相匹配,否则很容易出现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员工的技能水平
从一些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多数都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系统、设备,对比传统工艺方法,生产效率大为提升,生产进度也随之加快。但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监控、管控等仍涉及工作人员的实际参与。当员工对机械系统设备运行情况十分了解时,则能够在系统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将有关损失降到最低,使企业保障生产效率;相反,当有关工作人员未能够充分认识既有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时,则很可能引发有关严重故障问题的形成,使企业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员工的经验、技能水平与工作年龄有着直接关联,同时与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存在联系。换言之,优秀员工往往是企业生产效率稳定的保障。
二、提高机械设备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
1、不断完善生产工艺
工业企业的经营发展中,由于生产工艺是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生产效率,也关系到企业能否盈利、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对此,企业为了获得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则应注重不断进行生产工艺上的完善。具体而言,应针对既有工艺流程不断进行优化实验,如针对原料处理工艺进行合理优化,不断调整原料的预处理工艺、添加量、添加时间等,最后总结出最佳的原料添加方法,确保得到最大化的收益;对于生产工艺的加工环节,应针对生产加工速度进行调试,使产品加工过程的时间既不快也不慢,得到最佳的成品。通过对生产工艺不断完善,既利于帮助企业保持生产加工效率的稳定,也利于使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从而助力企业在行业中提升地位。
2、完善生产管理制度
工业产品的生产加工中,制度通常是保障生产效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企业获得稳定发展的科学方式。当车间生产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问题时,也将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甚至在发生一些故障问题时,无法有效追究责任。对此,企业为了稳定生产,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应充分认识到完善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例如,应首先完善车间管理制度,使各个生产环节均具有专人负责,并落实责任制,这能够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责任,高度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生产管理。其次,应合理制定薪酬制度,薪酬往往是工作人员持续劳作的动力,并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热情。因此,企业应合理制定工人的薪酬,使各个岗位的薪酬分配符合市场、科学合理,进而形成对车间生产作业顺利的保障;最后,企业应增加奖惩制度,对于有功劳的员工应给予足够的鼓励、对在工作上疏于职守引发事故的员工予以惩处,这利于使生产车间的管理具有规范化特征,可以提升机械设备生产效率。
3、重视人才
当今时代而言,人才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战略资源,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加工车间中,人才同样重要,如有关人才在进行机械设备的运维管理时,往往能够通过表象看到深入的内容,防患于未然,使企业保持稳定生产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因而,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应重视对人才的发掘,并进行培育、重用。具体而言,企业应先展开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能力,促进生产发展。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应积极发掘一些优秀的员工,并在有培育价值的基础上,给出重要的职位。一方面,这能够为有关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易于使企业保持稳定生产,保障生产效率平稳。企业通过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还利于形成企业生产加工或管理方法上的创新,这对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保障机械稳定运行有效策略
机械设备生产在长时间运行时难免会产生摩擦、磨损,长时间运行下出现一些故障也较为正常。而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给出有效的运维方法尤为重要。
1、根据设备使用说明定期、定时保养
机械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为了保持其安全稳定运行,厂家通常都会给出定期、定时的保养说明。对此,企业在管理机械设备时,应严格执行该使用说明,以有效预防机械设备发生相关故障。包括定期更换润滑油、冷却液、润滑脂等。同时,更换的油、液等均应符合有关标号要求。
2、定期巡检
为了预防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问题,应定期进行巡检故障,并应始终坚持全面巡检的原则,预防出现死角、漏项,从而保障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例如,巡检过程中,应涉及机械设备运行振动情况、电气线路情况、仪表指示情况的检测。一旦存有问题应立即进行上报,并给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另外,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异响、温度异常现象时,可以先通过超声波检测仪、红外测温仪进行无损检测,以提高有关故障现象的排除效率。
3、现场维护
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现场维护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场维护工作的基本,即做好现场设备的维护、清洁等工作,预防有关突发事故发生。同时,对于机械设备的现场维护工作,所有工作人员都应有明确的认识,保障现场维护工作的质量。另外,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管理理念,技术人员每年都应参加相关技术交流会议,不断提升运维工作的能力水平,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的生产稳定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的生产发展中,机械设备是重要的生产加工单元,对企业的盈利、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结合一些企业的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来看,时常会产生故障,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持续经营。对此,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机械设备的运行稳定,则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问题的所在,并积极掌科学的管控方法,如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完善车间管理制度、重视人才等,同时还应合理进行机械设备的科学保养、巡检等。
参考文献
[1]齐振磊.谈如何提高露天煤矿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J].科技经济导刊,2017(29):1.
[2]刘延华.提高大型机械设备使用效率的几点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3(11):2.
[3]贝季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条途径[J].机械工艺师,1984(0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