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对传统能源的限制,新能源发电工程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推崇。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新能源发电工程的基建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在过去,新能源发电工程的基建管理往往以传统方式进行,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传递效率不高、任务分配不合理、工作进度无法及时评估等。为了提高基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智慧基建与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改进方向。本文旨在探讨智慧基建与管理在新能源发电工程基建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启示。
1 智慧基建在新能源发电工程基建管理特点
1.1 智能调度与优化
根据不同的能源资源和负荷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确定最佳的发电设备配置方案。将不同类型的新能源发电设备(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灵活组合,以实现最佳发电效率和成本控制。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系统,实时获取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条件,结合天气预报等数据,进行智能调整和控制。例如,根据风能和光照强度的变化,动态调整风力发电机切入风速、太阳能电池板追光角度等运行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1.2 能源交互与优化配置
将不同类型的能源系统(如电力、热能、气体等)进行集成,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能源之间的交互。例如,在一个综合能源系统中,可以通过热电联供、储能和能量转换等技术手段,使得不同类型的能源得以协同运行,共享能源资源。通过智能预测和调度技术,对能源供应和需求进行准确匹配。根据负荷需求、能源价格和环境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能源供给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控制。
1.3 能源管理优化
智慧基建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能源的供需、储存和分配进行优化管理。可以根据天气、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智能化的能源调度,最大程度地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1.4 环境监测和保护
智慧基建对新能源发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和保护。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排放物的浓度、土壤水质、噪声污染、电磁辐射等环境指标,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2 新能源发电工程基建管理中智慧基建管理
2.1 物联网技术应用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设备,将发电设备、输电设备和配电设备等关键设施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收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如温度、压力、漏电、风速、太阳辐照度等各种指标,及时分析这些数据,并通过智能算法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平台对发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
2.2 BIM技术应用
通过BIM技术,设计团队可以创建精确的建筑信息模型,模拟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并进行分析。这有助于优化设计细节和解决潜在的问题,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BIM模型可集成各个土建专业的信息,包括结构、管道、给排水、电气等。通过对模型进行空间冲突检测,可以发现并解决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冲突,减少时间和成本上的损失。BIM技术能够将施工进度和模型信息结合起来,帮助施工团队可视化规划项目进度。通过模拟施工顺序和时间表,可以查看工期延误的风险,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2.3 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
2.3.1 增强现实(AR)技术
使用AR技术,设计团队可以在现场快速展示建筑结构、设备布局和景观设计效果。这也有助于施工团队评估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并提前发现潜在施工问题。AR技术使施工人员能够在现场使用虚拟信息进行导航和指导,显示施工计划、工序要点等。同时,AR技术还能用于培训新员工,提供实时的教学辅助。
2.3.2 虚拟现实(VR)技术
使用VR技术,有利于施工团队各专业人员可以进入虚拟的建筑模型中,实时验证设计和布局细节,发现潜在的冲突、问题和调整需求。利用VR技术,参与者可以通过视觉化和互动性,进行建筑模型的动态演示,观察不同场景的效果,并根据需求进行规划和修改。VR技术可以提供逼真的虚拟环境,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设备操作和应急处理的培训。这有助于提高维修和运营人员的技能和反应能力。
2.4 设备供应环节中设备及物料的智能管理
通过在主要电力设备及物料上安装智能传感器和视频摄像器材,可以实时监测物料的位置、状态和数量。这帮助施工管理人员了解设备及物料的存储、运输和使用情况,避免设备及物料丢失、损坏。智能设备及物料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化设备及物料的采购、领用、退还和报废等流程。当设备及物料库存低于预设阈值时,系统可自动发出补货通知,并实现自动订购和物料配送。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智能设备及物料管理系统可以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帮助优化设备及物料采购计划和库存控制。这有助于降低库存成本,减少资金占用,优化库存空间利用,同时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
3 新能源发电工程基建管理中管理改进方法
3.1 引入现代化技术和设备
引入自动化施工设备,如液压升降平台、无人驾驶运输车辆、自动化钢筋焊接机器人等,可以提高施工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为错误。利用全站仪、卫星定位系统(GPS)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土建施工的水平、垂直和位置准确度,减少施工误差。应用钢筋检测设备,在隐蔽工程施工事前事后对钢筋分布、数量、直径进行检测,提高检查验收的精准度,避免扩大损失。通过BIM技术、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实现施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2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成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其次,确定质量方针,制定质量目标,明确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期望。再次,明确各级建设管理人员和成员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和角色。落实质量管理的责任制,促使每个人在工作中注重质量、持续改进并承担自己的责任。最后,严格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覆盖设计、采购、设备制造、土建施工、电气安装到竣工验收等环节,需着重注意设备质量和施工安装两个关键环节,主发电设备是整个电力工程的竞争核心,设备质量是最重要的关键指标;施工安装是电力工程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和竞争基础,基础不牢固地动山摇,每一个施工团队要紧紧把握住质量工作要求和标准,以避免质量问题和改善效率。
3.3 精细化计划和进度控制
将整个工程的各个活动和任务细分为具体的工作包或阶段,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每个工作包应包含任务的具体描述、开始和结束日期、责任人等信息。通过分析各项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持续时间,并应用网络图方法,确定关键路径。根据工程需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优化资源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过度调配,以提高效率和效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踪和监控进度的执行情况。
4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智慧基建与管理改进方法在新能源发电工程基建管理中的探讨,不仅系统地分析了其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还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彭红福,邹胜利.发电工程项目一体化管理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业,2020:86-87
[2]秦志江.大型热电联产基建工程质量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