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镇供水水质的若干举措
岳鹏 郭志芳 汤进民 张丽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岳鹏 郭志芳 汤进民 张丽娟,. 提升城镇供水水质的若干举措[J]. 中国城镇,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8946.
摘要: 城镇供水是城镇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城镇供水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水资源储备的日益减少和水环境污染的逐步严重步严重,自来水工程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重,首先是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我国有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颁布与实施,对水质管理的内容进行规范,相关指标更加严格,同时也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水源进行了严格的限定范围,因此我国的自来水公司必须响应国家措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的水源。
关键词: 水资源储备;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对策
DOI:10.12721/ccn.2021.158946
基金资助:

1 概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资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下称"新标准")。

2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水源受到有机物污染

目前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不容小觑,现存水系中只有长江水质情况尚为可观,而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海河、辽河等水域都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危害,包括淡水湖在内的水源也受到严重的污染。这些被污染饮用水源中的主要污染物质为有机物,其中包括自然物的污染和人工污染,这些有害物质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去除,就会导致饮用水质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培养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直接影响饮用水的安全性和水质的稳定性。目前我国的传统水质优化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高分子有害物质,但对于低分子的有机危害物质去除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必须结合变化实际探求新的有效可行的水处理工艺方法。

2.2 二次供水影响水质安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建筑楼栋数量的不断增加,几乎所有高层建筑都配备地下水池和屋顶水箱装置,地下水池主要包含消防类用水和生活所需用水,储水量一般都在千立方米

以上以上,这些大型储水设施如果不能及时和妥善的清理和消毒,

储水停留时间久越会导致外界污染物的不断入侵滋生和给内部微生物污染的不断繁殖增长创造环境,造成水质的二次污染。近年来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水质各项指标都达不正常

标准,供水系统的二次污染直接造成了水质安全和质量的降低。

2.3 除铁除锰水缺乏稳定性

多年综合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地下水的铁锰含量高于标准合理范围。对地下水进行除铁除锰过程中,水质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散除大部分二氧化碳,但这个过程中又会产生二

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质的稳定性。二氧化碳浓度超出正常浓度标准时,会造成运水管壁上的铁质进入水中,使水中含有过量的铁质,当水中的二氧化碳低于正常浓度标准时,使水质缺乏稳定性,直接降低水质的稳定性。

3 增强城镇水质安全的对策

目前我国的城镇供水存在众多问题,源头水源存在有有机物污染危害、输水管道锈蚀现象、自来水运输过程出现再次污染以及除铁除锰水失去稳定性等问题次污染以及除铁除锰水失去稳定性等问题。本文将针对水质安全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强供水源头保护、改进和提升水处理技术,减少乃至杜绝运输过程二次污染问题,加强对除铁除锰水的稳定性处理,对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的对策和措施进行探讨。

3.1 增强水源保护

我国的相关水污染治理法律法规虽然不断地制定和执行,但由于各种实际原因,许多污染企业依然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染水质排入就近水体,直接加重了水源的污染,因此采取措施保护水源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护水源必须建立健全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际过程中进行严格执法,在我国环保相关法律的建设过程中也必须吸收国际法的优势,从偏重污染的末端处理转向水源源头和生产的过程控制,从分散的点源处理转向集中控制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式。所有相关企业的污水排放必须达到已定标准才能进行排放,对不执行标准污水达标标准的企业,落实贯彻严格的执行方针。

3.2 提升水处理技术

传统过滤水质的方式只能处理掉少量的大分子有机污染物,对于小分子量的有机物质去除效果见效甚微,因此我国相关的自来水公司必须改进落后的处理工艺和方法,引进相关设备并提高处理微污染水源的处理能力,以及对传统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处理过程以及最终的水质。强化过滤工艺的使用,在进行过滤的过程中,吸取先进国家的相关经验,即生物过滤技术。这种过滤技术将传统过滤技术和生物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去除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从而提高水质安全性。这种过滤技术是对传统过滤技术的强化和升级,既节省了建设用地成本和其他方面成本,还能实现污染物质的去除和水质的提高。

3.3 二次供水水质污染防治管理

将传统的低位水箱配备高位水箱为主的供水方式逐步升级为将消防和生活用水分开的供水方式,采用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等先进科学手段进行高层建筑供水,这种设备使用低位水箱及变频泵来调节水量和水压等情况,这种水箱一般是封闭的,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水质的二次污染。其次要加强官管网系统的检查与定期维修,设置合理的用水点和杜

绝因用水点设置不合理造成的外部污水虹吸倒流,减少二次供水过程中的污染。

4 结束语

增强城镇供水水质的安全性措施中,首先必须从水源源头上消灭污染源,提高水源的水质安全,二是选择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提升城市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通过多方面的技术管理,防治水质的下降和二次污染问题的产生,保障供水水质的安全性和稳定。

参考文献:

[1] 吴惠强.城镇供水管理及供水安全对策讨论[J].环境与发展,2018(12):228+230.

[2] 陈宏图 . 论如何保障城镇供水水质安全[J]. 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22~223.

[3] 董玉莲.城镇供水规范化管理考核对水质管理的要求[J].城镇供水,2018(6):37~40.

[4] 依法规范城镇供水确保百姓喝上放心水——《湖北省城镇供水条例供水条例》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J].中华建设,2015(7):62~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