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技术的进步,各个行业均受到了强大技术的助力。尤其是招投标的信息化变革,不仅促进了管理效率提高,也推动了管理模式创新。然而,机电设施的招投标违规行为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环境并阻碍了机电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提高对招标投标规范化建设的关注度,促进招投标工作步入规范轨道,从而有效应对传统招投标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目前,数字化招标途径已得到广泛运用,其能显著提高监管力度,强化招投标信息保密,对于确保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的透明、公平与公正极其关键。所以,推动机电设备招投标的规范化进程,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中面临的挑战
(一)人员素质尚待提高
相较于其它招投标工作,机电设备的招投标更具专业性,其对参与者的技能和知识水准亦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多数机电设备的采购员并未真正理解设备性能,特别是对一些高级精密设备的操作和验收流程感到困惑。这就需要招投标双方均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以确保能准确无误地交流和传递设备性能及其相关参数。遗憾的是,由于参与者能力有限,导致沟通不畅,招投标工作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信息阻碍。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对设备参数和指标的误解,招投标工作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
(二)招标过程涉嫌违规
在招标过程中,众多企业角逐机电设备供应权,以公开招投标为主要形式。然而,实践中,有些企业却在进行采购大型机电设备时,规定只有达成特定数量或金额门槛才会进行招投标,甚至在招投前就已内定中标者。此举极大破坏了招投标的公正与公平性,侵害了投标方的合法权益。另外,违规采购的机电设备常常面临品质与价格难题,影响了正常运转,甚至会危及机电项目的安全。更有甚者,为逃避招投标,将采购项目恶意拆分,这不但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三)围标和串标行为突出
机电设备招标与投标过程中,不当行为的发生并非仅限于招标方,围标和串通投标等现象也屡见不鲜,均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在激烈的竞争中,部分企业常通过私下勾结其他公司进行串通投标或选择陪标,以非正当方式获取中标机会。此举不仅损害了其他竞标者的权益,更可能使招标方无法以最优方案完成采购,严重破坏了招投标活动的公正性。尤其是在电子化投标模式下,围标行为有了更为便捷的操作空间,加大了监管难度,导致违规投标事件频发。若不能有效遏制并解决此类问题,将对市场环境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四)过程中出现行政干预问题
在机电设备招投标过程中,行政干预的确是一项难题。一般情况,设备选用的招投标须遵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地方和行业规定。然而,受各种外因干扰,招投过程中常出现行政干预现象。比如,招标单位可能会因外界压力而偏离正常程序,选择特定供应商进行设备采购。这将导致采购价格上涨或设备质量问题等诸多问题。此类外部干扰破坏了公平竞争环境,使供应商获利过多,侵害了招标单位的权益,对市场发展和秩序建设造成不良影响[1]。
二、机电设备招投标的相应对策
(一)加强人员的素质
为保证机电设备招标投标工作的稳定进行,参与者需要接受相关素质培训,增强专业技术水平。尤其是面对复杂精密设备的采购,招投标双方可设立专责团队,借助专业人士和管理精英联合应对因素质问题导致的招投标矛盾。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招标方也参与招投标秩序的维护,保证流程规范透明,公平公正。故除了提升人员素质外,还应立足专业化技能的培训与合理的组织管理,以保障招投标工作的良好执行。
(二)健全招投标的法规
法律规定为机电设备的招投标提供了有力支持。为防企业不当行为影响竞标方权益及市场秩序,有必要健全机电设备招投标法律机制,强化对招标方的监管力度,填补现行法规的空白。鉴于电力项目招标日益普及,新问题也随之产生,对此,需通过实践经验发现并解决,适时更新与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更为完备的招投标制约机制。如在机电设备投标文件评审阶段,当质量和经济性面临冲突时,应严格遵循评标程序选择中标者,严禁私下商议或交易,保证招投标公平性。此外,若潜在供应商数量不足,可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但须在法律框架内运作,始终坚守法律底线。
(三)加重违规投标惩罚力度
竞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现象给机电设备招投标工作带来了严重冲击,且这种行为往往违反了法律法规及规定。为防止这类情况,应加强惩罚机制,提高违规投标的代价。伴随着信息化招标引入,参与机电设备招标的企业数大幅增长,招标信息涵盖面亦扩大,使更多投标人有了竞逐机会。然而,违规行为的出现会使危害与影响呈几何级数放大。特别是一些无投标资格的企业,常以非法手段伪造资质参与竞标,使得招标进程受阻。因此,必须严惩相关责任人,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有效遏制不当的招标竞争行为。
(四)建立严谨的制度体系
在机电设备招投标中,要想避免行政的干涉影响,就需要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用制度管控代替传统行政干预。经优化与完善后的制度,能对相关部门权力予以适当限制,督促其更好地履行机电设备招投标的监管责任,防止对招标流程的不当干扰。一套严密可靠的制度体系,有助于明显增强招标信息的透明度,保障设备的招投标过程遵循透明、公平及公正原则[2]。
三、机电设备招投标规范化的发展意见
首先,借助信息化招标投标系统提高管理效能。借助信息化技术,机电设备招投标工作可实现高效管理,提升效率。在互联网平台上,招标公告能随时更新,确保及时有效地传达至感兴趣的竞标方。此外,系统内还需具备相应的服务与管理体系,以满足广大投标者所需。投标者只需登录网络投标系统,按要求完成机电设备投标资格报名,通过审核达到相关条件后便能开始后续的正式竞标。实行该种新型招投标管理方法,有助于迅速准确地核验参赛资质,大大缩短审批时间,进而提升管理效果。
其次,运用信息科技对招标投标进行高效管控。在机电设备招投标管理方面,工程无疑是监管的重难点。既要保证招投标进程中的机密信息安全,又需对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管以防止不合规行为破坏市场秩序。而信息技术则提供了全程信息化招投标监管方案,并依参与方权限对监管信息加密保护,显著提升监督效能且防止关键数据和资料外泄。更进一步地,运用信息技术监管还可对监控过程作详尽记录,为日后审核与追溯做好铺垫,从而提升总体监管品质[3]。
结语:
总之,规范化的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对企业及市场均有显著益处。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工程招标管理中的信息与数字化变革极其重要,这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建设成本与质量,为各参与方创造更大经济价值。同时,也能解决传统招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确保招标流程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以此推动招标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炎.大型机电设备物资招标采购管理[J].科技成果纵横,2020,29(5):68-68.
[2]田平.机电设备招标管理及操作优化[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1(7):38-39.
[3]田平.机电设备招标投标管理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2023(5):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