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模式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孙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婵,. 产学研用模式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 教学管理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6.
摘要: 在强调对复合人才进行大力培养的当今社会,各大高校均已对更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有所了解。作为社会进步重要动力的工商管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自然与以往不同,这也对相关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实证明,只有将产学研用作为落脚点,对教学理念及体系加以完善,才能使学生具备成长为社会所需人才的条件,进而确保自身价值得到实现。
关键词: 产学研用模式;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76
基金资助:以实践教学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研究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人才的培养要求也逐渐提升。为了让人才供给工作与我国的快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未来高校以及人才培养机构需要本着为市场为企业培养优秀新型员工的目的来使用多种教育形势,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与加强。针对于我国当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数量来说,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供给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但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依旧不容乐观,应用型人才始终难以完全应用,也就是说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的深化与调整,这也是调整人才质量的主要方式。

一、产学研用介绍

产学研用是指以开展综合研究为前提,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还有积极性。随后,利用学生得出的经验对实践成果进行检验,立足实践需求为研究工作指明方向,良性循环随之形成。该循环的作用,除了优化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发展外,还包括引导学生朝着企业及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基于产学研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关键点有四方面。一是确保高校固有专业优势可得到最大程度发挥,通过与大型企业达成合作的方式,使学生拥有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二是通过校企协调配合的方式,为科研事业发展助力。三是高校职责除了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还包括向社会推广研究成果,确保新兴产业对发展趋势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四是高校应全方位体现自身学科实力,通过创造科研途径的方式,在确保企业需求得到应有满足的基础上,使自身获得前进所需的推动力。

二、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创新创造能力不强

在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这个大背景下,不少学校都开始了自己的改革探索之路。工商管理专业也在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但是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该课程改革的实施力度还是不够。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创新意识是有的,只是在实践方面不能按照创新的计划进行,会受到学校教学条件、教学场所、教学设备的影响。因此大多数高校仍旧沿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固化,导致了培养的学生虽然有非常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一到实践部分就不知所措。学生在创新实践经验方面严重缺乏,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严重不足。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就会发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相关证书就可以,而实践能力才是其用人的重要标准。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教学理念必须要摒弃,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模式和方法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高校的工商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方式仍旧维持着以往经久不变的传统。经典的管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仍然可以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帮助企业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能够接触到海量的高质量的多媒体信息,众多优秀的企业案例俯仰即拾。MOOC等在线教育平台将大量高质量的管理类教学内容开放在互联网上,在线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了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传统单靠PPT和灌输进行管理学知识讲解的方式已经不符合当前时代的现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全可以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进行,如引入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形式的创新。老师在上课前将学习内容通过在线通讯软件进行分发,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对于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将疑问记录并汇总。在课堂教学中,以这类主要问题为出发点进行针对行的讲解和讨论,辅以多样化的测试和练习。

三、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策略

(一)理论结合实践

第一,产学结合。随着双师队伍得到推广,产学结合成为大势所趋。对校企双方而言,产学结合不仅是保证合作效果的关键,还是加快合作发展的前提。该模式强调由校外导师为学生实践调研提供指导,而校内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学生前往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事实证明,这样做可使企业人员稀缺及流动速度缓慢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前提下,为其形象优化助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抓住这一机会,通过更新并完善知识体系的方式,为高效开展日常工作做铺垫。另外,在分配实习任务的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可以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同样不容忽视。第二,学用结合。该模式强调以行业发展提出得需求为依据,通过深入开采内在素养的方式,解决教育结果流于表面的问题,促使学生朝着应用人才、实践人才的方向前进。随着学生素养与技能逐渐向岗位需求靠拢,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人才匮乏的情况自然会得到缓解。另外,该模式的优势还体现在对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加以弥补的基础上,强化教学针对性和目的,确保在推动教学方面,企业价值可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例如,笔者所在学校便引入了订单教学模式,力求使教学与实践应用充分结合。并通过定期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在确保培养目标符合用人需求的前提下,为企业提供深入了解学生质量的途径,为其日后开展人才储备等工作提供便利。

(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侧重任何一项都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大多数高校过于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完善的措施,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完善相关机制

立足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相关机制,对产学研用的落实与作用发挥有重要作用。对高校教师而言,在日常教学环节中,通常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通过提升综合素养的方式,保证学生有可供模仿与学习的榜样;二是加大科研力度,为科研实效性的增强助力。此外,各大高校应对培养人才的工作引起重视,酌情加大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在对长效机制进行建立的前提下,与科研单位及企业达成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源源不断输送优质人才的方式,确保自身信誉度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语

未来市场和企业都处于不断的创新过程中,而工商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关键,未来需要针对于这一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提升,从而跟上社会的步伐。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未来需要注意优化培养模式,从而创新培养方式,这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这能够让社会拥有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尹琳.产学研用模式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7(06):135-136.

[2]万文海,王钊杰.大数据时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福建电脑,2020,37(05):46-49.

[3]农成敏,唐鹏程.“产学研用”模式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营销界,2020(07):162-163.

[4]邹亚卿.经济新常态下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营销界,2020(47):76-77.

[5]杨颂.“产学研用”模式与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商业文化,2020(29):90-91.

个人简介:
姓名:孙婵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湖南邵阳  学历:研究生  专业方向:工商管理

工作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410205  职务:讲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