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变革之思路
孙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婵,. 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变革之思路[J]. 教学管理研究,2021.8. DOI:10.12721/ccn.2021.157077.
摘要: “互联网+”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重要的空间与契机,但是同样为高等教育工作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创新创业意识简称“双创意识”,与职业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为此,高等院校要深度开展双创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增加学生与市场需求、对口岗位的契合度,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双创意识的职业化、专业型人才,为高等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重要助力。基于此,本文章对基于双创能力提升的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变革之思路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双创能力;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变革
DOI:10.12721/ccn.2021.157077
基金资助: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管理类专业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改革与探索

引言

为应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进一步推进。国家越来越注重双创教育,近些年,国家对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培养目标,这就意味着高校教育与双创教育已密不可分。各高校将学科专业与双创教育相融合,在进一步培养优质人才的同时,开始建立相匹配的师资队伍,为双创教育提供基本保障。

一、创新创业的双创特点

国家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大举措。并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中双创教育的要求。其中:“建立创业基金来为创业活动提供优惠和保障,并为微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税收上的优惠”。这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参与创业指明方向。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其主要围绕学生和企业来进行。国家和政府通过放宽企业准入标准,并为其参与市场活动提供便利,可使企业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灵活使用政府资金来扩大发展空间,为更多具有双创意识的人才来提供优质平台。而对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可使更多具备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进入到创业市场中,依据自身的高学历和高技能来开展双创活动。通过人才的力量来减少创业市场中带动力不足的问题,为企业内部的建设提供优质力量。

二、工商管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双创教师对双创教育的认知薄弱

双创教育是高校面对有特定需求的部分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高校的教师对双创教育的作用、内涵等缺乏清晰的理解,在双创与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简单地以创新创业大赛来替代双创教育课程,或者仅仅依托学校内的就业处和学生处开展相关的教育讲座活动,以此传授双创知识,错误理解了双创教育真正的含义。还有小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没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品质起到真正的奠基作用。

(二)知识性和应用型培养不均衡

针对于当下情况来说,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在知识以及应用方面依旧有着不均衡的状态,对于知识的培养较为重视,并且依旧在延续着校内课堂授课的关键形式,更加重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主要的考核方向也是对学生相关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但是主要的问题就是在实际培养的过程中没有将应用情况纳入学习或者考核的指标当中,同时也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或者实训机会,这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实际应用水平明显下降。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很难熟练的运用知识,这就意味着校内培训的效果较差。

三、双创能力提升下工商管理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路

(一)提升双创教师的技能知识

师资力量对高校教学极其重要,高校应重视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可以通过引入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且从事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高端人才来壮大高校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知识水平。除此之外,高校还应鼓励校企合作,让在校教师“走出去”,比如进入合作学校参与培训、在企业中深入实践。如此一来,教师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实战经验,还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

(二)创新思路有效应用案例教学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育主体,而学生只是在被动地配合被动接受,在新的教育改革中,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要充分体现主体教学思想,教师也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要让学生教师的思想和分析在同一个思维上,以促进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要转变方式,可以将案例的选择和设计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兴趣来进行选择,针对选择的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很强的学习型的同学,可以让学生站在讲台上来进行讲解和分析,既能让学生很好接受,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只是这种教学思路的转变要求老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要紧随学生的进步和学习速度,也要老师细心聆听学生的讲解,进行总结分析,并且适时做出正确的指导,还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品质。

(三)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入到日常生活中,工商课程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上的需求。互联网资源体量庞大,更新速度非常快,且更新的内容能够与世界同步。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革新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吸收更为先进的知识、案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比如,教师可以结合工商管理课本知识,运用网络搜集相关的知识,并及西宁整合,以此来提升课堂效率。同时,教师采用与时代相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也会以更为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扩展学生的眼界,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样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开展校企合作共育模式

互联网发展为高职教育带来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可以使高等教育的优势更加显现出来。通常而言,随着社会实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院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也逐渐密切起来,多数高等院校都会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方式为学生争取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与培养。但是企业实习阶段,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就难以继续维持,这也是以往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出现,彻底打破传统教育对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使学生可以一边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学习,一边进行理论技能与知识学习,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促进,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素养。

结束语

来市场和企业都处于不断的创新过程中,而工商管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非常关键,未来需要针对于这一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提升,从而跟上社会的步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主要是指贴合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素质的总和,在国家所提出的双创教育要求下,各大院校以及育人要求开展双创育人工作,可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职业规划能力、创新创业风险抵御能力等。并在学生参与的教学实践中,获得开创性的工作经验,为后续参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提供保障,也增加学生选择创业的可能性。只有高效针对学生发展要求,联合企业和政府建立双创教育保障机制,才能落实各项教育活动,实现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可持续性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鹏,曹杰.“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新型教学模式分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4):189-190.

[2]邹亚卿.经济新常态下的工商管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营销界,2020(47):76-77.

[3]丁武东.论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165-166.

[4]刘海峰.创新创业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才智,2020(19):119-120.

[5]王家明.基于“互联网+双创”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0,34(02):59-62.

作者简介:

1、姓名:孙婵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湖南邵阳

学历:研究生       专业方向:工商管理 

2、工作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410205         职务:讲师

3、项目名称:基于双创能力培养的管理类专业跨专业综合实训的改革与探索。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