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是指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配制的过程中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偏性调节。中药师通常在为患者配药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用药过程,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决定用药,这样才能保证患者能够适应药物效应。中药师对配方药物的处理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若中药师没能够充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用量,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还会引发患者产生毒副作用。在中药的配伍用药中饮片和中成药比较容易甄别,如果中医师在开具中药饮片的前提下又为患者开具了中成药,那么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之间可能会出现配伍禁忌,加上大部分中成药由多种药物组成因此配伍用药的复杂性被大大加强了。
1. 中药禁忌相反药物研究
根据我国中医的相关研究发现,甘草、海藻、大戟、甘遂等药物在进行配伍的时候会产生药物相反作用,这些相反作用属于中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从古中医角度来看的话,由于很多疾病的治疗论述比较广泛,所以各个医学中提到的中药配伍禁忌也有所不同。比如李时珍和张仲景对于中药配伍就有不同的说法,李时珍认为治心留饮不可与甘草共同服用,张仲景则认为甘遂可与甘草一同服用。很多中药师在进行日常的司药工作时往往会将工作重点放在中药汤剂配伍禁忌之中,往往会忽视开出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可能会发生配伍禁忌,也就是说很多中医师在为患者开具中药汤剂处方的时候依然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配伍禁忌,尤其是在开中成药的时候其中的中药成分和中药饮片中的某味中药会出现配伍禁忌情况,中医上有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说法,强调中药之间存在相畏、相恶、相反以及相杀的作用,而且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单味药更加明显,应用不当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者会出现低疗效和无效治疗,严重者身体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
2. 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配伍禁忌分析
中药处方一直遵守的是十八反和十九畏原则,随着我国对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国内有关于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配伍禁忌研究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完善,这为临床中药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尤其是中药制剂学的出现已经完全打破了古中医对中药的配制方式,比如传统中药除了汤剂、丸剂、散剂的形态之外又出现了水丸、胶囊、片剂、蜜丸以及气雾剂等多种新型制剂模式,且这些制剂模式不会对中药的效果产生影响,在能够改变患者对用药方式的接受程度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不降低患者治疗的效果。但中药制剂的创新也带来了更多的配伍禁忌问题,目前国内临床中导致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之间发生配伍禁忌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①很多中药师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患者进行中药配制的时候按照同样治疗的原则为患者选取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导致中药饮片的成分和中成药的成分发生了重复使用的情况,看似两种药剂都没有超量,但实际患者联合服用就是超过了药剂的正常用量范围。因此中药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尤其是患者需要服用一些具有补中益气的汤药时,就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够和黄芪建中丸联合使用,因为患者在服用了补中益气的汤药之后如果再服用黄芪药物不仅会让黄芪本身的补益效果减弱还会增加患者的利尿功能。另外针对有脾肾阳虚的患者,很多中药师喜欢使用附子理中汤联合金匮肾气丸联合对患者进行应用,但是由于两幅中药之中都包含有附子,因此附子的药量就会出现明显的增加导致其毒副作用发生几率大大提升。
②很多中药师为了达到联合用药的效果在进行处方开具过程中不惜应用大量相杀和相反的中药,结果导致患者不仅没有得到联合用药的有效治疗,还产生了一些毒副作用。比如很多老年人气血不足且有食滞肠胃之证,临床中药师在对其进行治疗的时候往往会使用到人参养荣汤和胃得安片,虽然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确实可以对人体起到补气血的作用,但是胃得安片中含有莱服子,这味药剂如果和人参养荣汤一起服用其中的的人参和莱服子会减弱人参的补益功能,从而降低两种药物对患者的补益气血效果。再者针对患有邪热外侵的患者,很多药师倾向于使用牛黄清火丸和菖蒲郁金汤,而这两种药物虽然都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但由于牛黄清火丸中含有丁香这味中药,而菖蒲郁金汤中含有郁金,这两种药物互相作用之后会导致患者发生毒副反应。
3. 分析讨论
总的来说中药饮片和中成药联合应用时发生配伍禁忌的几率较高,主要是因为两种药剂可能会含有同样的药材,因此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用药量,其次的原因是两种药剂中的药物可能会出现相杀相反的作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中药师在对患者开具处方的时候要全面了解药物的组成成分,并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自身中药配伍禁忌知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联合用药配伍禁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敬坤.中药饮片处方的规范性与用药合理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9)
[2] 荀培军,黄嬿.对“十八反”“十九畏”破禁运用的研究和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