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动学习作为工具,可以让幼儿通过接触周围环境、人群,理解事物发展规律,遇到问题也会采用可用工具解决问题,实现引导式成长。在这种教育模式中,幼儿园老师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要让幼儿发现问题、描述问题、解决问题,为幼儿未来成长打下扎实基础。本人从事幼儿教育多年,认为幼儿教育不应该采用成人教育的专业指导,而是应该利用例如游戏等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逐步落实教育相关工作。
1.关注幼儿主动学习意义
幼儿和成年人在思考模式、知识积累量、学习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这导致可以提供给成人教育的理论框架或专业知识,无法适用于幼儿,这让幼儿教育的知识传递会遇到较多阻碍。本人从事幼儿教育多年,认为幼儿教育是无法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但是可以从“主动学习”入手,调整幼儿园老师在教育中的角色位置,打破传统教育规矩,以一种更为柔和的引导方式,让幼儿在既定的学习框架中,主动参与到认识自然环境、和其他人友好相处等[1]。这种主动学习模式不会给幼儿创造太多困难,并为幼儿尽可能提供可用工具,帮助幼儿通过解决当前遇到的各类问题,在思想、能力等方面不断成长。而且,本人也认为将所有学习内容、成长路径都安排妥当,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被动成长,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形成基本的思考模式,学习能力较弱,在进入小学学习后,会因学习、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容易跟上小学教育进度。而让幼儿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不仅会提前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能力,在面对问题时主动寻找解决方法,也能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生活、学习当中,对于幼儿未来成长更具有教育意义。
2.幼儿园区域游戏应用现状
本人“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教育观点受到两种因素影响,其一是本人的幼儿教育生涯,为本人提供思考、研究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丰富材料,其二则是当前多数幼儿园采用的区域游戏教育模式。这种将游戏作为表象的教育模式,核心理念和幼儿主动学习类似,都是通过合适的方式,引导幼儿不断成长。但是,据本人观察,许多幼儿园仅仅是将区域游戏的重点落在“游戏”,让幼儿自行寻找游戏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幼儿会极大限度表现其天性,除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外,对于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没有过多影响。这种丧失区域游戏教育价值的教育方法,也会影响一些年轻幼儿园老师,又会以相似的区域游戏模式,为幼儿提供单纯的娱乐时间。本人不认为区域游戏有问题,幼儿需要通过玩耍、互动了解世界,限制幼儿的活动反而是违背幼儿教育理念。只是认为这种无明确意义的区域游戏,无法帮助大多数幼儿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幼儿教育的户外游戏时间。所以,本人在区域游戏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2]。
3.基于主动学习环境下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3.1以兴趣引导主动学习
兴趣是帮助幼儿不断在学习中成长的有效动力,同样是让幼儿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兴趣进行合适引导,可以帮助幼儿激发主动学习的欲望,从而幼儿参与更多的活动中,也可以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幼儿园老师在平常多关注幼儿的游戏类型,研究如何通过合适的游戏方法,引导幼儿参与到主动学习当中。例如捉迷藏,这就是一个最典型的“找物”游戏,幼儿会自发参与到和周围环境互动。负责寻找的幼儿会对幼儿园中的物体有进一步认识,分析动态事物与静态事物的区别,锻炼动态观察能力。而负责躲藏的幼儿也会利用幼儿园中的物体,帮助自己隐藏自己身体,这会让幼儿对如何利用工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3]。幼儿园老师利用幼儿的兴趣爱好,既可以让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层次更上一个等级,也可以让主动学习成为游戏的一个环节,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这种兴趣式学习模式,也能让幼儿将主动学习作为游戏的一个部分,认真学习、深刻理解,进而为之后的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做好基础工作。
3.2为待解决问题预设合适条件
幼儿缺少和成年人一样的逻辑联想能力,想要在区域游戏中提供给幼儿待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提前设置合适条件,最好将待解决的问题和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幼儿可能无法第一时间理解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分析现实生活可能出现的情况后,会对问题有模糊的认知,这就完成从逻辑到实际的内在关联,极大降低主动学习的门槛。同时,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学习到的解决问题方法,不仅适用于由幼儿园教师设置的问题,在回到家后,如果遇到相似问题,同样可以模拟解决方法,尝试处理家庭生活的问题。幼儿父母发现幼儿可以成功解决问题后,会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从而让幼儿形成“成功-鼓励”的正向循环机制,会面对新的问题时会更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当中,加快主动学习速度。同时,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学习到的知识,也可以自行尝试和遇到的问题做匹配,使用合适方法去解决问题。这种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是主动学习的核心内容。幼儿通过组合问题与解决方法后,会产生遇到何种问题,用何种方法解决的理性思维模式。如果当前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幼儿也会自行思考如何解决,有效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
3.3积极鼓励幼儿发现问题、描述问题
诚然,在合适的区域游戏中,通过主动学习模式,提升幼儿解决问题能力是幼儿教育重要内容。但是,本人在研究多名幼儿后,认为以积极鼓励方式,让幼儿从游戏、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动作、其他物品去描述问题,让其他人理解幼儿遇到的困难,这才是让幼儿进入主动学习模式的第一步。人与人的交流基于语言与行为,幼儿语言逻辑能力较差,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看到的或想到的东西。如果外界不对幼儿提供正向的引导与鼓励,极容易让幼儿拒绝和他人沟通,这对幼儿未来成长极为不利。所以,幼儿园老师如果在遇到幼儿的求助,一定要耐着性子,以平缓的语气向幼儿询问。如果幼儿在描述问题时出现错误,也不宜直接反驳,而是要在幼儿叙述问题结束后,为幼儿重复一遍问题。在得到确认后,着手解决幼儿遇到的问题,同时更改之前一些错误,教给幼儿如何准确描述问题的方法。这种来自幼儿园老师的积极鼓励,会让幼儿未来遇到问题时,理清自己思路,分析如何向他人描述,一些不懂的东西如何形容。这会让幼儿在未来解决问题时,会更容易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并从中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效率。
3.4引导幼儿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幼儿力量孱弱,思考能力有限,如果每次遇到问题时,幼儿都可以通过寻求父母、幼儿园老师等方法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幼儿形成依赖感,难以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所以,幼儿园老师需要让幼儿通过合作,共同面对问题。比如在幼儿园中的滑梯,幼儿都想要玩滑梯,会造成人员的拥堵,导致所有人都无法享受到游戏的乐趣。这个是否幼儿园老师就需要鼓励幼儿,利用集体的思维研究如何所有人都能玩到滑梯。比如,将现在进行区域游戏的幼儿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拥有强烈玩滑梯欲望的,一部分是欲望不是太强烈的。有强烈玩滑梯欲望的幼儿先玩,另外一部分幼儿后玩,解决玩滑梯的问题。如果幼儿可以模仿成年人排队,当一个幼儿滑下滑梯,另一个幼儿再上滑梯,同样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利用模仿社会秩序,提炼出“排队”这种解决问题理念,是幼儿集体成长的一小步,却是单个幼儿主动学习的一大步。幼儿园老师在幼儿合作期间,仅维持基本的秩序,帮助幼儿实践即可,必要时提供一些思路,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的能力去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更容易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
3.5让幼儿借助合适工具解决问题
虽然说“人多力量大”,幼儿是可以通过集体思维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在遇到其他问题时,仍然受限于身体机能,无法妥善处理问题。这个时候就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些工具,让幼儿通过工具分解问题、解决问题。例如使用沙子堆砌房屋,仅凭借手工方式无法堆砌更好的房屋。这个时候幼儿园老师就需要提供例如小桶、铲子等工具,让幼儿利用工具再次堆砌房屋。这种使用可用工具解决问题的动手方式,是让幼儿通过熟悉内容拓展到未知事物的一种学习模式。因为房屋需要一个大的方块,所以先堆砌沙子,再使用铲子修饰。因为房屋需要一个三角形的屋顶,所以用沙子填满积木凹槽,再推出沙子创造屋顶等等。动手实践更容易让幼儿理解问题的本质,也可以让幼儿在主动学习中逐步拆解大问题,通过解决小问题方式,逐渐完成大问题,从而掌握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4]。拥有这种解决问题习惯后,幼儿会保持较高的兴致,参与到一个又一个新的游戏问题当中,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主动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区域游戏教学目标。
4.结论
虽然本文以区域游戏作为案例,对于如何创造主动学习环境,让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但是在具体幼儿教育中本人并不建议直接套用本文内容,应该从幼儿的个性入手,或团体游戏,或单人教育,要让幼儿在面对问题时冷静对待,寻找周边可用工具,尝试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主动思考与学习,需要做好幼儿的行为引导,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艳芳.提供多元策略支持,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J].教育观察,2019,8(09):69-70.
[2]李思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指导的问题及策略[J].教育观察,2020,9(28):63-65.
[3]包宇婷.浅谈幼儿趣味化区域游戏的实践与探索[J].才智,2020(10):141.
[4]史楠,陈权.深度学习视阈下区域游戏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