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使得核心素养培养逐渐成为初中教育的关键,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变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以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的需求。
一、语文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综合的修养的呈现形式。从不同角度研究体现出的侧面也不相同。具体而言是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设计能力、教材的钻研能力、课堂的把控能力、作业的处理能力、课内外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等。这些能力纵横交错、相辅相成,都是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的。
二、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加强对语文教育理论的学习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传统语文知识教育有着本质区别。后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拥有更强的语文解题能力,主要为后续学习和各项升学考试服务。而前者立足于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文化为切入点开展教学工作,其教学内容更加深入、教学模式更加烦琐,对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应积极学习新的语文教育理论,不断扩充和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将更多新颖且高效的教育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二)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挖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对教师开展由于以能力提升的校本培训。恰当的校本培训有利于教师的专业自主的发展,有利于由知识型教师向能力型教师的转变。将教师的培养成课程的设计者甚至是创造者。教师掌握国家统编的课程纲要基础上,让学生获得高分,同时提升能力。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教师是一把双刃剑,既给予了教师充实自己、参与课程开发、实现专业自主的机遇,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挑战,不能像从前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地背诵一套教案,必须去开创适合于学校、学生、自己的课程,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从鲜活的校本课程中获得有趣的道德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修养,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让自己从知识型教师向能力型教师转变。
(三)深入挖掘互联网的教育价值
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对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拓展,使得“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借助互联网开展教学工作,革新固有的教学观念,充分挖掘网络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并推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从多角度对自身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改正,以互联网为工具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利用互联网中丰富的文本资源拓展课外阅读内容,解决因教材体量限制而导致的学生阅读量不足问题,通过实际阅读与阅读体验分享,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情绪感知,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的目的。
(四)科学地对把握新课程标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把握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需要正确把握教学能力中教学地位和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课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但是对于主体地位的把握并不是将全部时间交给学生。学生是受教育者,即便能力再强也不适合将所有的内容都交给学生讨论理解进行学习。教师教学能力中最为重点的就是摆正教师和血红色呢过的位置,即便是新课程的要求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全部价格理解和体会强加给学生,也不能将理解和体会全部交给学生。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地提升无论是培训还是自我提升都需要先对这些进行正确认识。
(五)创新教学模式与过程设计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直观体现,而创新教学模式则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并融入对思维能力、问题意识等维度问题的思考。初中语文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应首先集中于对创新策略的思考,采取如想象激励策略等实际教学策略,开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完善教学模式创新的整体规划与细节划分。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应以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方法培养为核心,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文本内容的客观评价,从而树立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六)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全面把控,促进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新课程强调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语文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掌握新的评价方式的运用程度。让学生在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之一的惹事角度,理解课程表现、知识积累程度等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更科学的评价。因此,对待同一个分数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加以分析,对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鼓励,帮助他获得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以便取得更大的进步相对于成绩下滑或者考试失误的学生也要求教师不能一味职责,而要了解学生成绩下滑或者考试失误的真正原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争取在日后的学习中保持原有的良好势头。
(七)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教育的一个关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教师自身的审美能力则是初中生审美教育的必要前提。对于语文科目而言,审美能力是指能够感悟文本中传递的情感,并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而初中生正处于审美能力养成阶段,需要具有很高文化素养的教师进行引导,通过剖析诗歌、文章中的美学元素,完成对学生情感体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美学表现与表现方法。通过对文本内容的详细解读,推动初中生文字创作能力的提升,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审美能力的提升形成文学鉴赏能力。
三、结语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是贯穿于各个学段的始终而逐步形成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初中生身心发展特征为出发点,通过多角度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从而为小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蓉.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7(8):68-72.
[2]梁玉兰.提高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B版,2014(1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