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科技从以产量为基础,以利润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迈入了新的台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及技术创新的作用和意义入手,探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对策,从而实现保护地球环境,促进林业繁荣,为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近些年来,我国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可是,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毁坏,对此,加强环保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对于生态建设而言,林业领域是其策略实施的基础条件,林业行业的地位至关重要,林业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而我国的生态建设方针也完全符合其发展趋势,不但规定政府时刻监督,而且也鼓励所有地区进行大力支持与配合。要想在短时间内使社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促使林业领域高效发展。
在林业领域中,西方最初将可持续发展策略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系列研究分析,已经证明此种方式确实能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且有益于社会的进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广泛,可以加速林业领域本体的发展,更能促进人文环境的改善,增加环保绿化比例,使人们的健康指数较快上升。与此同时,只有持续不断地扩大发展林业行业,人们才能获取绿色的药材和木制品等,动植物种类也会更丰富,生态建设更加完善。
2 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2.1森林资源相对匮乏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经过多年的采挖后,已逐渐变为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森林面积不断减小,而且分布极其不均匀;木材的质量变差,群落结构不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树木的生长状况不好,不能被很好地利用,且产量极低。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保证林场产出的木材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也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森林的价值,而这种现象的后果就是,许多与林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滞后,降低了林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2.2城镇绿地利用率低
鉴于目前的情况,我们城市的绿色建筑取得了重大进展,绿化率不断提高,但许多地方的绿地使用率仍相对较低。首先,许多城市正在建造雕塑广场,减少绿色空间;其次,城市绿地的结构极不合理,不允许草药和花卉的结合,更多的是外国花卉和观赏植物的引入,物种入侵,许多地方渠道较多,但灌木丛很少,降低了生态效益;第三,树种的选择不合理,例如关于未经充分研究引进的物种以及适用于道路和园林树木的物种,这使得种植园成为可能盲目性,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生态效益。
3 创新林业技术,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3.1林木遗传改良与无性系林业技术创新
林木遗传改良是改善林木品种的重要措施,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该技术,近年来,在科技的支持下,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不断完善,并且在此过程中加强了对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林木的繁殖和培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之外,在林木遗传改良过程中,对基因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无性系林业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林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会推动林业技术创新,但是针对林木遗传改良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基因突变等状况,为了更好地保障林业技术创新效果,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管制,为林业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3.2林业监测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林业监测技术是航天遥感技术,以及GPS等高新技术,监测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的检测和管理。这一技术的运用实现了林业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将会实现林业资源更加优化的配置,突出林业资源的系统性分配及合理化构建。随着林业产业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进一步的应用,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也有了相当的必要性。林业监测技术的创新需要从空间技术着手,并且对运算方式进行科学的升级,彻底改变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实现对林业资源的集约型管理,产生林业规模经济。
3.3积极调整林业模式,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林业企业对于林业技术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地政府应当为本地林业企业树立林业技术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林业技术创新环境,进而引导林业企业积极参与林业技术创新活动。当地政府可以制定完善的鼓励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奖励措施,为林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助推力。或者也可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配套规范,积极指导林业企业推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依据。且建立完善的资源整合平台,以促进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优化产业结构。
3.4以持续性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就是科技创新,还需要完善相关的科技创新机制,以机制产生的激励与约束作用,来加大科研投资能力与填补地方性森林公园单一技术产业链的完整性。同时还要积极应用科教兴林的战略理念,依靠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在地方性的森林公园林木林业发展中产生巨大的推动力,确保符合当地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发展的基础上林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得以输出创新性的林业技术。
3.5加大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林业技术人才是林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林业技术的发展需要依靠专门的人才来推动,林业技术未来的发展需要现在储备专门性的人才。因此,要实现林业的可持续的发展,不能够忽略了对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不能够忽视了人才队伍的构建。当前,由于部分林业技术人才文化程度不高,数量也不够,制约了林业技术的发展创新。因此,有必要加大林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3.6构建林业专业知识管理系统
林业技术的创新,必然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应构建林业专业知识管理系统,要对专业学科以及相关的科研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将科研的重点放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同时要将生态建设作为重点,一方面加强对人工林的培育,另一方面要促进植被的恢复,构建更加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除此之外,还应建立林业科学研究基地,林业科学研究基地可以结合地区林业发展实际情况,加强技术研发与技术创新。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强科研单位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既为林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也能加快林业技术的转化,使林业技术能够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林业发展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创新是我国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依托于林业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才能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我国政府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各方面投入力度,鼓励基层林业企业和相关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并推动林业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由此实现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高.关于以生态林业建设推动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农家参谋,2021(04):178-179.
[2]刘波.加强生态林业建设 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财经界,2020(03):20.
[3]蔡志刚.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2018(2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