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文字性较强的学科,学好语文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大部分小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积极性,实际语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焕发人的热情,催促人去学习,人一旦对某种事情产生了兴趣,便会焕发出自觉性和积极性。语文学习总是容易被小学生所“忽略”,因此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事情。
一、课前预设趣味问题,引发自学乐趣
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学趣不高,也与课前预习不足紧密相关。但是预习还要讲究方法,决不能以枯燥乏味的方式作为预习手段,那样只会消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前预设趣味问题也显得格外重要,重点在于结合课文将所提问题趣味化,真正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形成自主学习的驱动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古诗词《咏柳》和《春日》之前,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围绕诗词读音、释义、以及诗词的情感与内涵等角度展开讲解。如果课上所讲内容在课前预习中都完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更为积极,这是做好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铺垫。但是预习问题需要设计得更为巧妙,才会引发学生的自学乐趣。由于两篇古诗词都是依托景物来抒发情感,所以在预设学习问题时,可将此作为基准点,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进而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咏柳》讲述了柳树的自然形态,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图片,由学生对比找出柳树的风格特点,这样便可减少古文的无趣感,促使学生通过感性观察去完成语文知识的预习。而在《春日》一课中,诗词实际上哲理性很强,表达出了作者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如果只是简单地去收集图片素材,显然不足以产生对诗词的深刻理解。那么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诗词作者朱熹的人物介绍,尤其需要给出大量与作者创作联
系较为紧密的历史背景介绍。唯有如此,趣味性才能与知识点紧密联系,通过课前预设趣味问题来引发学生的自学乐趣。
二、课上构建趣味辩题,创造互动乐趣
对语文知识的探索乐趣,在于思考和互动。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良好的课堂氛围应当是思想之间的碰撞,应该是互动性更强的学习体验,唯有如此才能收获更多语文知识,产生对学习的深刻感悟,并由此形成持续的学习乐趣。学习兴趣得来不易,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互动,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力。
例如,人教版寓言两则中《亡羊补牢》《南辕北辙》两篇课文,都非常适合创设趣味性较强的辩题,以此来引发学生对两个寓言故事的思考。楚襄王不理朝政,安于享乐又不听规劝,国破是必然。但是他却可以痛改前非迎回庄辛,重整旗鼓之后复兴楚国也为时不晚。学生在预习时已经了解到了故事梗概,课上设计辩论题目是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更深层次的道理。例如,“如果我们错过了考试能否亡羊补牢?如果我们错过了飞机能否亡羊补牢?如果消防队员错过了救援时间能否亡羊补牢?”这种具象化的辩题是为了让学生找到成语在当今社会的应用方式,也可以通过广泛联想让学生理解亡羊补牢的限定条件。所以,医护人员不能错过抢救病人的最佳时机,消防战士不能错过救火的最佳时机,如同学生不能错过最
好的学习年华。在辩论中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思想在辩论中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互动效果更强,学习体验更佳,自然对课文理解得也就更为透彻,后续形成正面积极学习兴趣的条件也就更为充分。
三、课后深入趣味命题,形成反思乐趣
课堂辩论结束后,教师需要给出正面评价,当然也需要给予学生一些奖惩措施。学习乐趣恰在此处,竞争的潜意识影响了每个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所学知识,在辩论中勇敢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收获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帮助本组成员获得荣誉,并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当然,课上所探讨的内容还是比较局限的,因为会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所以,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在完成课堂学习兴趣的培养之后,还要通过布置课后深入思考命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产生反思的乐趣。
如果学生在课后深入学习某一知识点时,未能找到标准答案,或者是并不完全认同教师曾经在课堂上讲解的答案,那么可以在作业中标明,待到课上由教师再次进行讲解。而课上两次讲解同一问题,必然是全班性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让那些对这一问题理解较为透彻的学生来讲解,还可以将这些学生的作业分享给其他同学。那么学生不仅完成了互问互答,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欲和求知欲都得到了锻炼,自然会顺理成章地产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实施语文教学的历程中,教师需要整合对应的思维方式,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立足于学生的成长特点,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魅力,科学地完成技能与知识的学习,用兴趣优化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探究合作精神,让学生们自觉参与到语文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景书. 激发学生兴趣 , 促进有效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探讨[J]. 教育观察 ( 下半月 ),2018(4).
[2]王志强. 让课堂成为快乐学习的“天堂”——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思考[J]. 神州 ,2020(15).
[3]苟喜钱. 激发兴趣 , 提高效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J]. 教育观察 ,2019(42).
[4]刘锡芬 . 激发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效率——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语文课内外 ,2020(8).
[5]李良卿. 激发学生兴趣 , 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孩子天地 ,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