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林业部门都在规模化的开展育苗工作,希望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提高苗木的存活率,解决造林工作难题。基于实际可用的育苗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的操作原理、应用效果不同,为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本文以种苗容器育苗技术为例,对技术的操作思路展开简要的分析和探究。
1.科学挑选用于培育种苗的场地
容器育苗的关键是根据种子的生长需求,选择光照条件好、通风状况好、土壤肥沃的区域先进行种子的集中培育,等树苗的生长高度、质量达到移栽要求后,再集中转移到林区进行栽种管理。这就涉及到科学挑选苗圃的环节,目前很多林业工作者会将交通便利性和周围是否有水源作为一项重要指标,选出最合适的场地。如果所选区域为山坡,应当选择山坡的向阳面,避免光照不足而影响种苗的长势。另外,要挑选排水渠道畅通、地势较高的区域,避免选在低洼处,这容易导致自然降雨时,由于雨水堆积,无法及时排出而引发洪涝灾害的问题。目前,为改善种苗的生长环境,必要时可以选择建设塑料大棚的方式,人工调节环境温湿度。
2.合理挑选装载种苗的容器
容器育苗技术的成效不仅取决于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还会受到容器材质、形状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目前,比较常见的容器材质有:泥质、土质、薄膜、无纺布等类别。举例来看,泥质种苗容器制作原料为土壤,借助增稠剂,将磷肥、砂纸、土粘合在一起,这些纸一般为蜂窝状,目的是获得更好的透气效果。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包裹效果,薄膜容器还会在内壁贴上塑料薄膜,并将容器底部进行打孔处理,保证种苗根部的呼吸和生长,及时排出滞留在容器中的水分。此外,使用无纺布材质的育苗容器不仅能获得更好的透气效果,还具备较强的可降解性。与其他容器育苗技术相比,其较强的溶水、溶土功能保证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这要求林业工作者及时调查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对比不同容器的应用优缺点,从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3.挑选育苗最佳时机并合理处理种子
育苗时机的把握关系到造林工作的成功率,常规情况下,应当在初春或者初秋时节开展基础的育苗管理工作,主要目的是避开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避免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干燥、冻害等问题,这是制约种苗生长发育、影响种苗存活率的关键所在。实地开展播种工作之前,还应科学处理种子,避免使用劣质的种子而影响种苗发芽率。可以通过使用泡水法,将种子倒入清水中,适当搅拌后静置,干瘪的种子会漂浮在水面上,方便集中清理。另外,应将种子放入稀释好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完成对种子的消毒杀菌操作,提高种子的使用性能。
4.做好育苗基质的调配管理工作
种植人员要依据苗木的生长特性来选择适宜的基质成分,保证容器育苗的技术优点能够全效发挥。如果基质不符合苗木生长特性,不仅无法全面提供苗木生长过程需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当各类元素比例不合理或基质受到污染时,还可能衍生出其他问题,如烂根、死苗等,导致林业部门需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在对基质进行调配时,可选择的材料类别包括:生黄土、锯木屑、树皮粉、禽畜粪便等。与此同时,还可依据树木种苗的种类以及实际生长需要配合适量的珍珠岩、泥炭等物质,以提升土质的透气、透水性能,注意在工作中重点关注环保性和经济性的相关问题。除此之外,应有序进行施加基肥的工作,提升育苗基质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保证种苗生长环节的营养充足。一般应选用无公害的肥料,科学控制好肥料的添加量,科学避免肥料过多而烧苗、避免肥料过少而达不到理想的培育效果。
5.规范化开展种子催芽处理工作
实际育苗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科学手段,打破种子的休眠期,促使种子尽快发芽。例如,可以将种子浸泡在70℃的草木灰水中,并在水温冷却后捞出种子,然后将种子表面的油脂蜡质进行去除。最后,使用清水冲洗,再进行催芽。这可以有效解决部分种子发芽慢的问题,缩短育苗工作时间,帮助种子尽快进入生长周期,从而提高人工造林工作的效率。
6.正确推广应用容器育苗技术
容器育苗技术在新时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技术操作流程复杂,如果人员操作行为不当,会影响实际工作效果。因此,林业部门应有序开展对技术的宣传推广工作,及时安排人才学习技术的操作方法,确保该技术能够真正融入到日常林业育苗工作环节中。应用该技术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引起重视:首先,要关注环境温湿度是否符合育苗要求,结合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防高温、防冻害、排水处理等一系列操作。其次,要系统的分析不同种苗的生长特性,有序落实浇水、施肥工作,这项工作可以在机械化技术的支持下完成,能减轻工作压力。最后,要根据林业建设要求,定期总结工作经验,研究如何创新技术操作方法,还要配套设置造林计划,促进种苗的健康生长发育。
7.顺利完成种苗的移栽工作
当种苗的长势达到移栽要求后,就可以启动移栽计划。具体步骤如下:应提前采用淋水方式将苗床的土淋透,遵循随起随栽的原则,对所有的芽苗进行沾根操作,利用配置好的溶液完成移栽,将芽苗转移到容器袋中。移栽时,可利用楔形竹签,选择土壤的中心位置,沿着垂直方向插入,形成一个大小适中的洞口,保证芽苗移栽深度,以肉眼无法见到白色根部为准,将芽苗压紧。运输的过程中要避免发生磕碰而损伤种苗,移栽到指定地点后,要科学落实林间的养护管理计划。
结语:结合基础的种苗容器育苗技术的操作步骤来看,要达到良好的育苗效果,必须要科学挑选培育种苗的场地,保证土壤肥沃、光照和水源充足,还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品种,分析育苗容器的应用价值,做好容器质量管理工作,并抓住最佳育苗时机,科学进行基质调配,同步管理种子质量,落实催芽任务,为种苗的茁壮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会丽.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2,13(2):62-63.
[2]宋志芳.林业种苗容器育苗技术调研[J].种子科技,2021,3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