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想了解的内容!
截图后在输入框直接粘贴

请您为我的服务评分:

发送提交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分析与控制方案研究
张建良 王国宁 师浩翔 吴自清 马严 李洋子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建良 王国宁 师浩翔 吴自清 马严 李洋子,.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分析与控制方案研究[J]. 电气学报,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摘要: 本文主要聚焦在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振动分析和控制策略,在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主要产生振动的原因,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振动特征的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汽轮机防抖动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于实际生产中的振动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汽轮机;振动分析;控制策略;稳定性;高温高压高速环境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基金资助:

火力发电厂作为电力生产的主要场所之一,其发电效率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汽轮机作为发电装置中的核心,直接决定了电厂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然而,由于需要在高温、高压、高速等恶劣环境中长期工作,汽轮机的振动问题频发,这不仅影响其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还可能对设备本身造成损坏,甚至使电厂面临安全风险。因此,为了确保火力发电厂的电力供应稳定,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振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工作原理与振动产生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是发电厂中的关键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对于发电效率和设备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1]。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的基本的物理现象是能量的转换,具体为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火力发电厂中热能的来源主要为燃煤,通过燃煤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推动汽轮机进行转动,进而推动发电机进行转动生成电能[2]。从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的角度,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可划分为热能转化为蒸汽能、蒸汽能推动易动部件变为机械能以及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转变为电能等三个环节[3]

对于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产生的原因,正常运行的汽轮机都会存在振动。振动的出现主要是由于高速运转的汽轮机产生离心力,加上设备自身及安装基座的刚性较差,导致汽轮机产生位移。而且,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还会存在许多非稳定因素,如燃煤的不均衡,机械部件的磨损等,也可能引发和加剧汽轮机的振动。汽轮机的转速和工况也会影响振动。在不同的工况下,汽轮机的转速和负荷是动态变化的,这也会使得汽轮机的振动发生改变。

对汽轮机的振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其振动特性,为振动控制提供依据。这需要对汽轮机振动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振动特性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振动的频率特性、振动的模态特性、振动的稳定性等。其中,振动的频率特性是描述振动频率与振动振幅关系的重要参数,通过对频率特性的研究,能够明确不同频率下汽轮机的振动状态。而振动的模态特性是描述汽轮机在振动过程中的形状变化,由此可以掌握汽轮机在不同模态下的运动特性。振动的稳定性则是描述振动系统在扰动下的反应特性,有利于掌握汽轮机的稳定运行范围。

振动的控制是为了确保汽轮机的平稳运行,降低设备磨损,提高运行效率。汽轮机的振动可能引发大量的设备故障,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设备的损坏,控制汽轮机的振动至关重要。汽轮机的振动控制策略采取主动控制策略和被动阻尼控制策略,主动控制策略主要是通过对汽轮机的操作参数进行调整,如调整汽轮机的转速和负荷,达到控制振动的目的;被动阻尼控制策略则是通过增加汽轮机的阻尼量,使得汽轮机在受到外部扰动时能迅速恢复稳定状态,从而达到控制振动的目的。

2、汽轮机振动的特征分析与数学模型建立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问题已逐渐得到了工程界的关注。振动不仅会影响到机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汽轮机振动特征的分析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汽轮机振动特征的分析是解决振动问题的基础。汽轮机在运行中产生的振动主要有自由振动和强制振动两种类型。自由振动由汽轮机自身的不平衡性、轴系的弯曲以及轴承的损坏等原因引起,频率一般与汽轮机的转速有关;而强制振动则是外部因素,如叶轮间的干扰、风扇叶片的不均匀压力等因素引起的,频率与外部扰动源的频率相同。振动特性分析的方法多样,包括频谱分析、轨迹分析和时频分析等。

汽轮机的频谱分析主要利用傅里叶变换将振动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振动频率和振动能量的分布情况。在频率波谱上,可以识别出汽轮机自由振动的频率以及强制振动的频率,有助于分析其振动源和振动类型。轨迹分析则是研究机轴在平面上的运动状况,通过绘制机轴的振动轨迹,可以清晰地研究机轴的动态行为。时频分析可以得到汽轮机振动的时间和频率信息,能够详细分析振动信号的变化情况[4]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汽轮机的振动问题,提出了建立汽轮机振动的数学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是对物理现实的简化和抽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对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工具。汽轮机振动的数学模型通常是一个动力学模型,这个模型描绘了汽轮机振动的动态行为。在这个模型中,系统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是关键,通过调整它们可以模拟不同的运行环境。数学模型一方面可以帮助理解振动现象,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优化设计和控制策略。

3、振动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实施

控制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降低其对设备性能和安全的影响,需要科学合理的振动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主要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

3.1 汽轮机的主动控制策略及其对汽轮机稳定性的影响

汽轮机主动振动控制策略是一种主动介入对设备振动进行管理的方式。主动控制策略的核心在于实时监控和调整汽轮机操作,对振动参数进行跟踪和调整。目前,主动控制策略主要包括振动监测技术、系统调节和优化算法。振动监测技术可以借助于现代传感器技术,对汽轮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立即发现振动异常的情况。系统调节和优化算法则通过预设的控制参数,自动调整设备运行状态,抑制振动产生。主动控制策略的实现,对汽轮机稳定性有着重大影响。这一策略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整,有效消除了异步振动、共振峰值振动等现象,显著提升了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汽轮机的被动阻尼控制策略及其效果评估

与主动控制策略不同,汽轮机的被动控制策略主要依靠设备本身的设计和结构,以防止振动过大或达到不稳定状态。常见的被动控制策略包括阻尼器设计、结构优化和材料选择。其中,阻尼器设计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被动阻尼振动控制策略之一。通过设计和安装阻尼器,可以显著降低设备振动,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结构优化主要通过减轻设备质量、提升刚度和阻尼比,达到抑制振动的效果。材料选择则通过选择强度高、耐磨性好、阻尼效果优秀的高性能材料,以抵抗高速高负荷运行中因振动产生的损耗和疲劳。

通过长期的实践比较,被动阻尼控制策略能够有效的限制和控制振动,提高了设备的安稳运行,尤其在机组在过渡工况以及复杂运行环境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效果。被动控制策略也存在其局限性,如依赖于设备本身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改善空间有限等。实际操作中,通常需要将被动阻尼控制策略与主动控制策略相结合,以实现对汽轮机振动的全方位控制。

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振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结合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建立了对应的数学模型,进一步确认了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运行参数、改进设备布局设计以及强化设备维护等方式,我们提出了有效的振动控制策略,大大提高了汽轮机的运行稳定性和降低了故障率。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运行数据,进一步优化振动控制策略,为提高火力发电厂的稳定性和效率提供更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潘琦.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故障分析与检修[J].装备维修技术,2021,(30).

[2]杜海.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检修要点控制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0(24).

[3]骆仁达,王政先,王健,张刚.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大跳机故障分析[J].大众用电,2021,(05).

[4]徐海燕.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振动常见故障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