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展林业种植工作,希望扩大植被的覆盖面积,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适宜种植的树苗种类有区别,可以选择的林业生产技术和种苗管理方法也有较大差异,需要林业部门引起重视。
1.林业种苗管理环节的基本操作要点
1.1种子管理方案
在培育种苗时,要安排工作人员合理采购种子,关注种子的质量是否达标。目前,常用的管理技术是对种子进行集中储藏,在适宜温度下保存,等到气候温湿度达标时,再集中播种。注意要提前进行种子的浸泡处理,可以采用药物泡种的方式去除种子表面的细菌、虫卵,降低树苗生长过程中遭遇病虫害问题的几率。与此同时,如果决定在培养基中将种子培育发芽后再移栽幼苗,需要落实育种管理工作,控制好种子发芽期间的光照时长、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营养程度及通风情况。如果自然环境的温度较低,可以进行覆草处理,提高种子的出芽率,降低死亡率,科学控制种苗管理成本。
1.2造林管理方案
开展种苗管理工作是为了完成人工造林任务,需要林业工作者明确自身工作职责,主动学习先进的造林管理理念,规范工作行为。基本管理思路如下:首先,进行林地开垦工作,及时松土、深翻,检查土壤深处是否存在其他植物的根茎以及虫卵,做好环境消毒杀菌工作。其次,科学结合树苗品种确定树苗的栽种间距,遵循合理密植的原则,挖掘坑穴,准备进行苗木的现场栽种工作。最后,要严格做好防火管理工作,禁止在幼林区域放牧。还要按照国家管理规定,做好对乱砍滥伐行为的严肃管理。这些都是改善造林地环境条件,推动人工造林工作稳步开展的关键前提。
1.3林间管理方案
林间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都将决定最终种苗生长质量。因此,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做好人才培养、选拔工作,合理编制管理计划,确定管理流程,并为员工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落实责任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工作具有程序化的特点。据了解,林间的管理工作通常要围绕着灌排水、施肥、修剪树木枝叶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角度展开。必要时,还要根据树木的种植密度,有序完成间伐工作,给种苗提供最佳的生长空间环境。从灌排水工作的角度来看,要遵循节约资源的理念,使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减少水资源的使用量。还要疏通排水渠道,避免造成洪涝灾害。同时,应选用绿色有机肥,合理根据种苗不同时期的长势控制施肥时间、施肥量,一般施肥工作可以和排水工作同步开展。此外,要按时修剪树木枝桠,促进苗木主枝干的茁壮生长。
2.林业种苗常用生产技术类型及相关注意事项
2.1种苗种植技术的应用
新时期,实际可以用于林业生产环节的技术方法有很多,不同技术有不同的应用原理和操作优缺点,需要林业工作者做出合理选择。比如,在进行栽种工作时,可以使用的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直播法;特点是要将种子直接撒在地面上。第二种,盘播法;先在地面上制出一定深度的槽,然后在槽中撒种。第三种,育苗法;先将种子种在苗床中,待苗木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其移植到土地上。第四种,移植法;将已经成形的树苗直接移植到指定位置。挑选种植技术时,要根据树种的类型、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势地形特点以及工作方案的经济性展开综合分析,从中选出最佳的种植方案,用于促进新时期林业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2种苗杂交技术的应用
影响林业种苗植物品质最基础的因素是品种,遗传因子决定了植物的遗传性状,所以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提高种苗的优势,将亲代的优良性状遗传给子代,这样只需要选择优良性状的子代开展培养工作即可,通过杂交育种便可以保留其优良性状,进而提高林业种苗植物的品质。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3次杂交,逐渐将亲代优良性状中的显性基因表达遗传下来,并将优良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甚至是后几代。这说明,选择优良的品种是决定林业种苗植物品质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的种植单位可以选择不同的种植材料,对于小型的林业种苗植物种植者,可以直接到一些科研性机构购买种子,而对于城市或者公园大型种植集体来说,需要设立专门的种子培育研发中心培育自己的品牌,并招聘有技术的专业科研人才从事研发工作。旨在研发出可以适应多变气候的品种,赢得众多种植户的认可。
2.3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
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从林业生产环节上看,在新时期的发展进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引入机械操作化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采用新兴的技术、配备综合网络控制系统,完成机械化播种、施肥工作,可以减少人力和财力成本的投入,也能够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还能够提高工作的管理效率、改善植物的成活率。
2.4反季节种植技术的应用
在创新生产理念、优化林业生产流程的过程中,很多地区都在积极尝试开展反季节的种植管理工作。这主要得益于科学家研制出的保水剂和营养液能助力反季节性植物的生长发育,反季节性种植是指根据植物生长的正常周期进行种植,最大程度地避免环境以及外界气候等条件对于种植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植物的成活率。推广该技术时,可以先建设试点,小范围内的应用该方案,分析成林效果。并要关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找到提高林业生产工作适应性的方法,解决行业发展难题。
结语:林业种苗管理工作应该具有全面性、细节化的特点,围绕种子的前期处理、造林地整地管理和林间培育工作设定管理制度,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注意要考察人才的工作素质、能力,提高其创新意识、引导其端正工作态度,确保人才能灵活运用专业技术、设备,完成林业生产建设、管理工作,由此来推动林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涛.探析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园艺与种苗,2022(7):52-54+57.
[2]张素霞.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技,2022(2):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