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学称“白疕”,临床特点为红色丘疹或斑块同时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的皮损,目前是医学界公认难以治疗的一种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古代文献记载有“松皮癣”、“干癣”、“蛇虱”、“白壳疮”“银钱风”、“白癣”、“狗癣”等病名。 [1]
1.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药对于银屑病的辨证论治千百年来从未中断。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不难发现历代医家在治疗银屑病时都十分重视血分辨证。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2]中提到:“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若其风毒气多,湿气少,故风沉入深,故无汁,为干癣也”。该书认为银屑病发病是由于人体感受风湿邪气导致气血瘀滞所致。
祁坤在《外科大成》[3]中提到:“白疕肤如疹济。色白而痒。搔起白疕。俗呼蛇风。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外科正宗》[4]曰:“此等总皆血燥风毒克于脾,肺二经”。《圣济总录》[5]中也提到:“其病得之风湿客于腠理,搏于气血,气血否涩……”《医学入门》[6]中提到:“疥癣皆血分热燥,以致风毒克于皮肤,浮浅者为疥,深沉者为癣。”通过诸多古代文献不难发现,当时的医家强调“血燥风毒”“血分热燥”的病因,重视“从血论治”银屑病,为后世医家提供了理论基础。
2. 从血论治银屑病分型辨证论治
2.1血热
钟以泽教授[7]认为银屑病血热证多发于早期,皮疹迅速发展,皮损色泽鲜红,伴便秘溲赤,口渴心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化斑。在治疗上选用犀角地黄汤,疗效显著。
瞿幸[8]等学者认为银屑病血热证发生于病程初期和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病机是血热毒盛,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止痒。其应用消银解毒饮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成效。
夏涵教授[9]提出银屑病血热证的本质是“血热于内,阳浮于外”,治宜凉血清热,创立芩珠凉血合剂,其药物组成为灵磁石30g、生薏苡仁10g、生牡蛎30g、珍珠母25g、紫草9g、黄芩9g、徐长卿9g、生甘草6g、防风9g,疗效显著。实验中共治疗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
郭兰天[10]等认为,治疗血热证患者应清热凉血,解毒消斑。治疗创建水牛角蜂房汤,效果甚佳。
陈曦[11]等应用凉血潜阳方随证加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王鹏[12]等证明加味清营汤联合西药治疗可抑制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炎症反应。
冯宪章[13]认为银屑病血热证的病因与温病病因相通,因此主张应用温病常用治法中的卫气营血截断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治法为养阴透营,宣卫利咽,凉血散瘀,解毒清热。方药组成为:生地黄20g,水牛角15g(先煎),石膏15g,牛蒡子10g,连翘10g,金银花15g,桔梗10g,知母10g,甘草10g,土茯苓15g,麦冬10g,牡丹皮10g,赤芍10g,紫草10g,白花蛇舌草10g,桑枝10g。疗效甚佳。
王苏云[14]创立清热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药物组成为生槐花30g,水牛角(先剪)30g,生牡蛎(先煎)30g,土茯苓30g,紫草、白花蛇舌草、鸡血藤各10g,赤芍、生地黄、鬼箭羽、丹参、蜂房、黄芩各10g。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86.84%。
2.2血瘀
冯常清[15]通过临床实验证明益气逐淤汤(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桃仁10g、丹参20g、甘草10g、生地15g、红花10g、全蝎6g、川芎20g)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皮肤暗红、脱屑、瘙痒等症状,帮助修复受损皮肤,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素清教授[16]在治疗银屑病血瘀证时,多用活血通经、祛风达表、养血凉血之药,同时兼顾解毒滋阴。强调熟地黄、牡蛎、当归、防风、白芍在治疗中的关联性与整体性。
李田田[17]选用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试验组共38例,总有效率为86.84%。
张朝勃[18]应用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共43例,总有效率为83.72%。
熊佳玫[19]等应用消银汤结合走罐疗法治疗银屑病血瘀证,实验组共40例,总有效率达90%。
闫小宁教授[20]认为治疗银屑病血瘀证应凉血活血,清热利湿,自拟克银汤,方药组成为:生槐米10g,丹皮10g,生地20g,制首乌10g,三棱10g,莪术10g,生白芍15g,水牛角15g,土茯苓15g,紫草20g,鸡血藤20g,野菊花20g,白鲜皮20g,地肤子20g,木瓜12g,甘草6g。疗效甚佳,但只有两则病例,说服力不足。
郭建辉[21]通过加减桃红四物汤,自拟化瘀通络方,包含桃仁、红花、川芎、蒲公英、熟地黄、当归、赤芍、黄芪、丹参、金银花、鸡血藤、紫草、乌梢蛇、地龙、蝉蜕,意在活血化瘀,养血通络,治疗患者共30例,总有效率为83.33%。
李顺鸿[22]通过查阅现代文献与古代医案,总结得出在治疗银屑病血瘀证时,应注重应用理气活血、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的中药。
2.3血燥
张理涛教授[23]主张血燥论,认为银屑病病因病机为因内伤情志,气机不畅,郁滞化火,营血内生毒热,或因过食肥甘厚腻,脾胃失调,内生郁热,外感毒邪,经脉组滞,气血不通,肌肤失养。病久或反复发作可导致阴阳失调、气血相搏,燥生为风,以致血燥。治则润燥养血,止痒祛风。选方为当归饮子,疗效显著。
禤国维教授[24]主张从“燥、毒、淤”立论,从血分立法,治以化瘀通络、解毒凉血、养血润燥。经临床反复实践,创制皮肤解毒汤。其方组成为紫草、乌梅、土茯苓、莪术四味药材。
刘爱民教授[25]认为血燥型银屑病病因病机为患者素体血虚,外感热邪或过食辛辣化燥而成,确立养血清热润燥的治疗原则,将其分为热耗阴血证、瘀热留滞证、血虚燥热证和气血两虚3种证候,热耗阴血证应用清营汤加减(水牛角、玄参、连翘、竹叶心、麦冬、生地黄、金银花、栀子、黄连等),淤热留滞证用栀紫圣愈汤加减(栀子、紫草、党参、黄芪、当归、生地黄、白芍、鸡血藤等),血虚燥热证和气血两虚证应用当归饮子加减(当归、白芍、生地黄、栀子、鸡血藤、凌霄花、牡丹皮等),均取得良好疗效。
姜春燕[26]等选用养血化斑汤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疗效显著。
蚁淳[27]等自拟鸡血藤方(鸡血藤40g、当归20g、丹参15g、土茯苓15g、火麻仁8g、生地黄15g、蜂房5g、山药6g)联合京红粉软膏外用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疗效显著。
王英杰[28]等应用养血宣透方(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共138例,显效为84.78%-97.83%。
徐佳[29]等创立调肝养血解毒汤,方药包括柴胡、当归、白芍、丹参、鸡血藤、白术、土茯苓、生地黄、麦冬、草河车,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显效97.1%。
3. 小结
综上,中医学对于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大致概括为营血因外感风热或过食肥甘厚腻导致亏损,血热由此内蕴,血瘀而化燥,肌肤失于润养,从而形成皮疹皮损。根据病机特点以及发病的不同时期可将银屑病分为三种临床常见证型:①血热证②血瘀证③血燥证。三种证型分别对应了银屑病的早中晚期。疾病早期或复发不久,皮损鲜红,此时以血热证多见;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皮损淡红,气血相搏,则出现淤血;久病伤阴,血虚风燥,则出现血燥的症状。古今医家对于不同证型的辨证施治可概括为:血热则凉血清热解毒,血瘀则化瘀活血解毒,血燥则润燥养血解毒。在用药上也是紧扣治则,施用对应类型的中药方剂。
从血论治银屑病从古至今备受医家重视,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汇集了数以万计医家的毕生心血,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造福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后世医家更当继承发扬,努力学习,不仅要为了治疗银屑病而潜心钻研,更要为了整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何清湖,秦国政.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30-231.
[2]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69-370
[3]祁坤.外科大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168
[4]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249-250
[5]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584
[6]李梃.医学入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051
[7]黄莺.钟以泽主任医师治疗银屑病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04,22(9):5-6.
[8]瞿幸,张晓红,牛福玲等.消银解毒饮治疗银屑病血热证85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2):103-104.
[9]李福伦,李斌,徐蓉等.芩珠凉血合剂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2008,6(6):586-590.
[10]郭兰天,于军.水牛角蜂房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验案[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4):94-96.
[11]陈曦,李欣,郑淇等.凉血潜阳方随症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21,36(2):1165-1168.
[12]王鹏,符磊,陈浪等.加味清营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21,42(12):1709-1712.
[13] 许孟月,王子雯,李建伟,宋群先,沈萃萃,刘学伟.冯宪章运用卫气营血截断法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经验[J].中医杂志,2021,62(11):939-942.
[14]王苏云.自拟清热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9,42(2):20-22.
[15]冯常清.益气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8):916-920.
[16]肖雪,杨素清.杨素清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的药对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21,27(20):1586-1590.
[17]李田田,王萍,周冬梅等.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2016,9(2):133-138.
[18]张朝勃.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J].2008,24(11):60.
[19]熊佳玫,张岩消.银汤联合走罐疗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寻常型银屑病 40 例[J].江西中医药,2020,51(9):44-45.
[20] 杨雪圆,闫小宁,蔡宛灵.闫小宁教授运用克银汤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5(2):202-208.
[21]郭建辉,郭雯,付红娟.化瘀通络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疗效观察[J].2011,3(21):91.
[22]李顺鸿,陈敬.中医治疗银屑病血瘀证研究进展[J].2020,40(6):969-972.
[23]李悦,卢增珍,吕亚平等.张理涛教授治疗血燥型银屑病临床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8,17(3):272,284.
[24]欧阳卫权,范瑞强,李红毅.禤国维教授运用皮肤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4,46(6):28-29.
[25]姜云平,王坤,徐胜东等.刘爱民辨治血燥型寻常性银屑病思路介绍[J].新中医,2021,53(05):218-220.
[26]姜春燕,王莒生,李元文等.养血化斑汤治疗斑块型银屑病血燥[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1):159-163.
[27]蚁淳,原月霜.自拟鸡血藤方加减联合京红粉软膏外用治疗血热风燥型银屑病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21,39(12):195-198.
[28]王英杰,姜珠倩,彭勇等.养血宣透方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燥证)临床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1,32(19):2529-2532.
[29]徐佳,曲剑华,王萍等.调肝理脾养血法治疗银屑病血燥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8,33(8):3716-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