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现代建筑中科学合理的加入传统因素,既能够保证现代建筑的实用价值,也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千百年来,中国建筑在各个地域、各种文化中构成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建筑学工作者要想有效的把建筑和中国元素相结合,就需要对中国文化在建筑中的运用有深入的了解,对其优点进行总结,并根据本地历史、地理,在现代建筑中表现出自身的特色优势。
1.当代建筑设计的现状分析
作为现代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及构成形式,由高楼大厦所构成的城市建筑群,构成了整个都市生活的重要基础。而建筑设计也正是通过对建筑物式样、外立面设计、内部结构等完成了一定的建筑功用及设计美学要求,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的历史背景下,现代人对建筑的实用性、美学性要求,也提出了越来越多元的高标准,这也就对建筑设计者的作品提出了不少考验。首先,有些设计者盲从倾向很明显,对当下主流的建筑设计样式一味突出,缺乏新的元素,从而无法表达出建筑自身的艺术性、实用价值;其次,虽然优秀的建筑设计往往能够呈现出区域特色与传统人文特征,但有些设计者为了突出传统与现代风貌,并没有考虑当地历史文化和传统人文因素,从而无法反映出地域性的传统人文内涵;最后,虽然优秀的建筑本来就应该通过一个创新而得到耳目一新发展的阶段,但有些设计者在创新建筑物的总体方案中,却有意规避了能够重新创造的传统因素,这就导致建筑设计的审美对象有了较大的限制。
2将传统文化因素运用于创新中的实践价值与作用
2.1满足建筑的个性化审美要求
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积淀的重要文化资料,对有着普遍的民族认同感和深远影响。把代表中国传统历史文明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城市建设中,就能够给与城市建设更多的历史意义与人文主义性。同样,在当前的都市生活紧张、工作节奏日益加速和经济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人们其实更希望找到自己所热爱的生活环境或场景,以释放自己心中的情感和压抑情绪。而吸纳有中国传统人文主义元素的现代建筑物,无疑成为了人们更偏向于选择的好去处。
2.2增强建筑生命力
建筑是有寿命的,而它就应该通过不断的活动,持续不断的引起大批人的参与、停留、享受与消费。在当前强调人们消费感受、生活品质的大语境下,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建筑之中,既能够给建筑赋予人文的色彩,也能够吸纳更多热爱中国建筑文化的人,由此赋予中国建筑文化更多的精神活力,让中国建筑形成一个品牌、某种特征。而同样,吸纳了不同形式的中国建筑要素的建筑,本身也便是一座人文圣地,因此能够吸纳更多的艺术爱好者走进中国建筑中,享受、交流中国文化在建筑中的运用,让建筑拥有更强劲的精神活力。
2.3实现传统文化的再创新发展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资产,有着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近年来,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开发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实践,以各种形式展示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在传统文化的创新开发中,把传统文化要素运用到建筑中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开发途径。通过把富有深厚历史内涵和鲜明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要素运用到建筑中,能够开拓传统建筑创新开发的思维与途径,使原来虚拟、封闭、散乱的传统文化要素在建筑中得以体现,进而达到传统文化的创新开发。
3中国的建筑符号在建筑上的运用
3.1形象符号
在设计和制造现代建筑工程中,图形符号是能够让观者直接看见的现代建筑的主要表达方式。图形符号通常包括了建筑的设计构造特点和象征意义等。在我国数千年来,现代建筑的发展源远流长,不少的古代建筑特点值得现代建筑工程设计者了解和参考。在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不少重大建设项目中也能够发现,建筑特点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时代发展息息相关。而在中国历代王朝建设活动中,随着我国建筑历史的不断变迁,人们认识我国建筑特点的主要方法也来源于建筑图画。人们利用图形符号认识建筑的设计和特点是十分普遍而直接的。也就是说,建筑特点与图形的表现形式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图像标志对了解我国的建筑史演变以及古代建筑形式的演变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和意义。以江南建设为例,我国江南建设的形象标志能直观体现江南水乡的环境条件,风土人情以及建设条件。对各个时代形象标志的内涵的探讨也要根据建筑类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特点。
3.2空间符号
传统建筑符号广泛运用现代建筑中,除最明显的视觉标志之外,也可能通过某些建筑工程的空间标志来使建筑的整体具有艺术性与现代感。传统建筑文化也渗透到了现代工程设计创作中,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空间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性,使建筑的整个空间设计更具有传统文化韵味。通过按照建筑特点和设计原理规划和设计建筑空间,从而实现建筑设计中符合现代建筑要求并完整的实现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曲折与效果。
4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措施
4.1传统建筑元素的运用
斗拱,剪纸,装饰,门窗设计等是我国十分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并可以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从而达到中国传统和现代在现代建筑中的充分融汇。传统文化中也能够利用颜色搭配,及将各种材料体现到现代建筑物中。比如,能够在墙面上大量采用白灰泥,以及能够同时把白和灰作为现代建筑的基本要素。或用花岗石代替灰色蝴蝶瓦和窗框,以寻求更好的颜色和肌理。王澍在我国最富有诗意的大都市杭州建设中国美术学院的新校园之时,并不是将其设想为中国当代高校的统一现代化建设模式,而是将其设计为具有桃花园林与中国传统田园特点的新校区。在建筑风格方面,他们采用朴素而优雅的方式来保持着建筑和场地间的联系,以此来保存传统的。对王澍个人感受最大的建筑设计试验是二零零零年,其在西湖边的夯土墙与利用旧瓦的建筑试验进行,在这个试验中,他完全发掘了并运用当地最古老的建筑建设方式,利用挖掉的土与当地的竹子进行了夯土造墙,再去现场采集了过去的残留有年代印记的砖块,并进行了铺路建设,用这种方式搭建起来的高楼大厦,并没有让人觉得和本地的其他建筑格格不入,反倒是能让人觉得好像在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孩子那样;并且所用的建筑材料也全部是自然建材,既节省了成本,又更加自然环保。
图1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4.2传统人文观念的运用
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学与传统文化教育事业中,一直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所以,在现代建筑发展中,我们应充分考虑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多的以身作则,做到现代建筑的"自然与人文",融合了历史与文化因素,在现代建设中对建筑的人文科学关注,并表现出建筑自己的人文内涵。
结束语
在个性化建筑设计日趋受到重视的国际氛围中,怎样借鉴古老的中国建筑并把古老中国文化的符号渗透到现代建筑中,成为建筑设计中必须思考的课题,我们必须积极发展和继承传统建筑,并把中国民族文明的精髓渗透到现代公共建筑中。
参考文献:
[1] 赵瑾. 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 大市场, 2020(000-008).
[2] 李磊峰. 传统元素在西安历史街区公共环境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 王雪娇. 建筑规划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探析[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 000(027):77.
[4] 周凯. 传统文化在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9):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