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人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日益增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作为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的关键,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朝阳区黑庄户学区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为例,对该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情况进行整体调查研究,选取部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开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管理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给出一定的合理建议。因此,本论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朝阳区黑庄户学区部分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对黑庄户学区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情况的有关资料进行文献搜集与分析,为本文的研究获得客观、可靠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朝阳区黑庄户学区选定的中小学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为100%。
2.2.3 访谈法
对黑庄户中学、垂杨柳中心小学景园分校等13余所中小学进行走访调查,通过与学校体育教师、学校体育设施管理者进行访谈,了解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和使用情况。
2.2.4 数理统计法
收集整理问卷,并对访谈和问卷调查所获得的体育设施开放和使用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回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各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各有不同,其中11所学校对外开放情况非常好,占总数22%,有16所学校较好,占总数32%,有19所学校较差,占总数的38%,有4所学校很差,占总数的8%。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黑庄户学区大部分中小学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情况一般,说明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轻度还不够,还需要大力推广此做法。
3.2学校体育设施每周对外开放次数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统计,各个学校体育设施每周对外开放的次数不同,有27所学校每周对外开放2次,占总数的54%,有10所学校开放3次,占总数20%,有9所学校开放4次,占总数的18%,有4所学校开放5次,占总数的8%。
通过表2可以看出目前朝阳区部分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次数每周在2-3次,只有周末对外开放的学校占大多数,所以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次数还不够多。
3.3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设施种类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统计,黑庄户学区各个中小学对外开放的体育设施种类各有不同,其中有36所学校开放了篮球场,占总数的72%,有21所学校开放了足球场,占总数的42%,有11所学校开放游泳馆,占总数的22%,有14所学校开放了体操馆,占总数的28%。
通过调查得出目前黑庄户学区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设施种类主要包括篮球场,足球场,游泳馆,体操馆这四大类,应多增加别的场地的开放。
3.4体育设施使用者对场地满意程度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可以看出,体育设施使用者对场地满意程度不一,有31人认为非常满意,占总数的62%,有13人认为满意,占总数26%,有4人认为一般,占总数的8%,有2人认为不满意,占总数的4%。通过整理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场地使用者对于大多数中小学体育设施满意程度很高,大家普遍认为中小学体育设施专业性强,很多人满意这种做法也满意学校的场地。
3.5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对学生活动造成影响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得出,有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影响了在校学生的正常体育活动,有13所学校曾对学生造成过很大影响,占总数的26%,有25所学校有影响,占总数的50%,有7所学校有很小的影响,站总数的14%,有5所学校没有影响,占总数的10%。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学校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在校生的体育活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还是要确保不要影响学生们的正常使用。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黑庄户学区部分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情况有待发展,对外开放次数过少,学校体育对外开放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重要途径,所以更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4.1.2黑庄户学区部分中小学对外开放的体育设施种类过于单一,想要达到全民健身,大众健身的目的,就要加强对各个运动项目和运动场馆的对外开放。
4.1.3绝大多数场地使用者对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这一做法很满意,锻炼后的满意程度也是颇高,可见体育设施的对外开放是我国全面建设全民健身的坚实基础。
4.1.4中小学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仍需继续发展,目前在丰台去范围内开展较为迅速,但仍有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4.2 建议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在保证不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等正常的体育活动前提下进行,根据现有的场地条件和人力资源,分类、分时段有序开放,还要切实抓好两个假期学校体育场地的对外开放,制定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规范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原则、保障条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倡为大众服务的公益性, 做到使学校体育场馆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全民健身。
参考文献
[1] 张永保,席玉宝.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和经营[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23):79-83.
[2]何芬林.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 2008(27):17-18.
[3]须晓东.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理性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 2007(2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