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除了部分癌症之外,大部分癌症的治疗效果依然有限,尤其是晚期癌症,很难对患者的肿瘤细胞加以抑制,正因如此,晚期肺癌患者受到病痛折磨影响,其对于生活丧失了极大期望[1],致使其没有较好的情绪管理,负性情绪会大幅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进而降低患者生活品质。为了帮助晚期肺癌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提升其生存质量,可以采取临终关怀的方式来消除其负性情绪,患者对于护理工作认可度也比较高[2]。临终关怀护理虽然不属于诊疗措施,但是这种特殊的保健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晚期肺癌患者身心健康情况,缓解癌痛症状,提升其生存质量。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84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临终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84例晚期肺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关怀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3.96±4.25)岁;关怀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54.09±4.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显示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协助患者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及时采取吸氧、静脉滴注等干预措施,维持患者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1.2.2 关怀组
关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临终关怀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病房管理
尽量为患者提供单人病房,保障病房内环境整洁、安静,可以让患者家属陪伴患者,避免患者产生孤单感,患者家人的陪伴可以给予患者精神层面的支持,达到安抚患者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减轻患者家属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
(2)基础护理
首先,受到病情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的各项器官功能会大幅下降,其食欲也会降低,即便如此,护理人员也要定期配合患者清洁口腔[3]。其次,为了改善患者消化能力,强化其机体状态,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些高热量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以让患者家属陪伴患者就餐,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餐环境。最后,晚期肺癌患者通常身体呈现较瘦状态,而且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因此患者皮肤很容易产生压疮,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对此可以在患者床上放置气垫,每隔一段时间帮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4],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提醒患者家属定期帮助患者清洁和按摩皮肤。
(3)饮食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的日常饮食应当基于其喜好给予一些高品质食物,以此来满足患者愿望。除此之外,应当多为患者提供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以补充营养,最大程度减少患者胃部压力。对于已经丧失进食能力的患者,可以采取鼻饲的方式进行应用补充。在为患者进行营养供给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多关注患者机体的电解质变化等情况,避免患者因为放化疗导致的副作用产生电解质失衡[5]。另外,对晚期肺癌患者的饮食应当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患者可以规律饮食,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给予患者一些辅助消化的食物,以改善其机体功能。
(4)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从而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尊重和关怀。为了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的恐慌感,护理人员需要以耐心、友好的语气与患者积极沟通,对患者表示理解,以此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6]。多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以此减轻患者的恐慌感。家人的陪伴可以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对此可以让患者家人每天陪伴患者,避免患者独处,以免使其产生孤独感进而出现丧失生存希望的情绪,只有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爱护,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其绝望、抑郁情绪的出现概率。晚期肺癌患者会对治疗工作丧失信心,继而表现出绝望情绪,此时患者通常会出现不愿意与他人沟通的行为,也会不再配合医护人员诊治工作,对此护理人员应当怀有同理心和责任感,尊重患者、关爱患者,采取精心护理的技巧帮助患者发泄情绪,还可以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来转移患者注意力[7],改善其心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使其可以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降低其心理负担。
(5)疼痛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感,这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痛苦,严重降低了患者生存品质,对此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疼痛症状予以正确评估,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视觉模拟、数字评价等方式来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感。另外,部分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对此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避免其产生误解,同时给予患者充分支持和激励,可以让患者减轻对疼痛的恐慌感。
(6)改善呼吸功能
晚期肺癌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做好呼吸支持护理,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障室内空气流通,在患者可以自主活动时,也可以在护理人员引导之下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从而增强其呼吸能力。若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护理人员必须关注患者呼吸情况,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吸氧设备来辅助患者呼吸,确保其呼吸通畅。
(7)家庭护理
晚期肺癌患者的家人在面对患者即将离去的事实时,通常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感,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导患者家属,给予其适当心理安慰。另外,患者本身也很难接受难以治愈的情况,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及患者家人都要对其意义针对性安慰和关怀[8],让患者可以在家人的陪伴下安稳度过最后的时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分为躯体功能、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社会职能)、焦虑抑郁情绪评分(采用SAS、SD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表评估,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睡眠质量评分(采用PQS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1周、4周和护理8周后的睡眠质量)、尊严评分(采用PD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依赖性、症状困扰、精神安宁以及心理困扰评分,得分与尊严程度成反比)。护理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
关怀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分)
2.2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
关怀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分)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怀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4 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关怀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 4 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分)
2.5 对比两组患者尊严评分
关怀组患者尊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 5 对比两组患者尊严评分(分)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高发的恶性肿瘤,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而且医学临床研究认为,肺癌的产生与一些癌基因的激活和扩散有关,所以若可以在患者患病早期即予以治疗,很有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挽救其生命[9]。但是由于肺癌的隐匿性比较强,所以患者很难在疾病早期就发现疾病并采取治疗措施,这也就导致肺癌很容易发展至晚期,此时患者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晚期肺癌患者基本面临着生命终结,这对于患者来说是极大的心理创伤,使其产生消极心理,不仅不利于患者接受治疗,也会大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了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命最后时刻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可以坦然面对生命终结,需要采取临终关怀护理措施干预。通过临终关怀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层面的舒适度,通过心理疏导、家人关怀等方式,让患者的心理情感得到改善[10],同时,结合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措施干预,可以让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充分满足了晚期肺癌患者生命最后时刻的需求,对于患者来说,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家人的关怀在生命最后时刻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采取临终关怀护理很有必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关怀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评分、尊严评分等更为优异。
综上所述,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建议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8] 谭莉莉,刘琳,罗媛媛.基于理性情绪管理模式的临终关怀对晚期肺癌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35):184-186.
[9] 王培培.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优化肺癌患者临终关怀期的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20,33(6):132-134.
[10] 王利彩.家庭临终关怀对终末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9):3622-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