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入院治疗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6.12±14.87)岁;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6.54±14.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常规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管理,其步骤主要为:①构建健全护理管理制度:确定临床护理工作相关制度,明确各个护理岗位相关职责,规范护理操作方法。制定规范培训、学习制度,确定入职培训、学习进修等内容和时间,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风险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制定全面、科学护理质量考核方法,建立工作检查制度和工作质量持续改进制度,定期开展考核和检查,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制定护理人员业绩档案,将当月各类护理工作情况记录在案。②层级管理:应用新型APV连续排班制度,护理人员等级分为N0~N3级,其中,N3级护理人员通常负责技术要求较高、病情比较复杂或危急的患者,同时负责病区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对下级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③加强学习:护理管理层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会以及进修、参加继续教育等,不断改善自身素质,为护理工作质量提高奠定良好基础。④营造人性化氛围:护理管理层积极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护理人员心理状态,积极掌握护理人员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难题等,及时协调各类工作,调节工作纠纷,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凝聚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数范围0~100分,其中,超过90分为满意,70~9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情况比较[n(%)]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医疗服务需要突破传统和常规,应用新型、满足临床需求的理念来开展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人性化护理管理是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更加重视人性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的目的。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人性化护理管理能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改善护理工作满意度。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定了更为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均有据可依,能促使护理工作更为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减少护理差错、护理纠纷的发生。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分层管理模式,能让各个层次、不同经验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使得护理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人性化护理管理加强了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能积极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同时营造人性化护理氛围,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环境,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最终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总之,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英丽.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5):90-91.
[2] 汪迎春.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1):175-176.
[3] 冯悦.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66-267.
[4] 张爱欣.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