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工作呈现出影响范围广、责任大、担子重、内容多等诸多特点,受到了企业领导层高度关注与重视。而基层安全员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人力支持,关乎安全管理质效,关乎国有企业持续性发展。为此,如何担任好安全员这一角色,并发挥其管理职能,成为摆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道共同课题。以下内容分析了基层安全员工作重要性与工作内容,并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路径。
一、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重要性
(一)有利于明晰战略发展目的
企业基层安全员需融合战略形势与指标,将主导思想落实到资源维护与实施阶段。此外,基层安全员技能培训尤为重要,在提高其整体执行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管理与实施阶段,通过强化安全员管理,有利于引导其明确思想指标的具体要求,并为战略化管理奠定基础。在行业培训管理中,可向其传输安全技术,以此向员工与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安全管理服务。
(二)有利于保障员工安全与企业生产安全
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担负着监督管理与执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重任。安全员在执行安全巡查、隐患排除或事故预防等工作时,可及时发现与解决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为员工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使员工生命与财产安全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在生产层面来看,国有企业会涉及复杂的生产工艺与设备。为此,基层安全员承担着监督与管理生产安全风险的重任。通过及时排查与制定整改方案,确保生产活动安全稳定运行。此外,其需要积极组织安全培训工作,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检查设备状态等,防止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保障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三)有利于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层安全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组织宣传教育、安全培训活动、示范引导等多样化方式,有利于提高基层员工安全意识,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促使员工积极参与到安全工作中,配合并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从根源处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管控能力,为企业营造安全稳定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内容
结合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实践,可将工作内容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安全管理。如参与编制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并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教育或培训活动,将安全生产规范与制度宣讲传达给基层员工。(2)风险管控。通过组织定期巡检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安全生产风险,并制定整改方案,排除安全隐患,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应急管理。通过制定与实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或者组织应急救援演练等,全面提高企业职工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在出现安全事故后,需参与调查与处理事故,结合事故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4)组织安全培训与设备管理工作。通过组织员工安全教育与培训活动,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控意识,提升操作技能,促使生产工作安全进行;设备管理是安全工作的另一项内容,通过全面融入安全设备采购、维护、管理等工作中,保障安全设备性能正常,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三、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路径
(一)明确职权范围
在明确职权范围基础上,有利于基层安全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价值。从国有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来看,尽管单位配备了安全员,但部分基层安全员对自身担负的职责仍然模糊不清。因而,在具体工作中未将生产或设备管理融入日常安全员工作范畴。实际上,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包含人身安全,亦包括设备安全、作业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等。为此,如何有效规避安全事故或者设备损坏、生产事故等成为基层安全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基层安全员需要强化认知,清晰定义自身担负的岗位职责,将安全管理工作贯穿到整个工作环节,并积极融入到日常事务中,以便及时发现企业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的整体安全性。此外,安全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融入设备缺陷审查、生产工艺标准等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好自身监督作用。
(二)贯彻与实施安全法规
基层安全工作人员需宣传、贯彻安全法规以及监督安全法规实施情况。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生产安全法规制度文件与措施是企业长期发展以来的智慧与结晶,需要基层员工正确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制度规范。然而,在现实中,部分安全法规、制度和措施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或者执行效果欠佳。究其原因,多因宣传工作不到位,或者监督工作跟不上,导致员工未全面领会制度规范要义。比如,从执行作业前危险点分析制度来看,部分基层单位整理出了常见且具有共性特点的危险点供员工分析与参考,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点分析时,仅仅将参考本拿出来找出一条或几条填充到作业工作本上,而未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况展开分析,导致作业前危险点分析工作流于形式。此外。同一个设备、同样的工作内容在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中时,其作业危险点也会发生变化。为此,不能深入分析与落实制度规范就成为安全员管理工作的重要阻碍。这就需企业在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基层安全员价值,做好制度宣传与培训,并监督各项规范执行情况。
(三)提高员工企业文化素养
一是通过提升企业基层员工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其更好地融入到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进而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与丰富安全知识。通过明确具体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融合经营目标或具体发展要求等,确定不同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点。比如,重点培养一线员工的安全理念,并在培养素质的过程中确定变量因素,结合企业文化类型等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确保其全面了解安全培养的注意事项,保证文化形式得到贯彻与落实。
二是要及时更新与优化企业管理理念。各企业对设定的目标有着严格的要求,且产品导向尤为重要。在培训与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战略形式,并做好基层管理。此外,在落实过程中需要明确执行方向。而素质管理本身就十分重要,在后续管理环节应确保员工能积极参与到目标策划中。或者对基层人员素质进行分类后,以更好地符合当前安全管理需求,提高安全管理措施可行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安全以及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此,需要加大此项工作关注度,通过人才培养等多样化方式,提高基层安全员综合素养,为其充分发挥效能打好基础。此外,基层安全员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明确自身职权范围、积极组织基层员工安全培训与强化安全监督与管理,为员工与企业营造安全的生产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郭鹏.油田企业基层安全员培养模式的探究[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2,35(50):13-16.
[2]任志斌.安全员如何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J].劳动保护,2017,(05):50-51.
[3]王郁葱.从铁路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谈培养基层安全员的构想[J].湘潮(下半月),2015,(06):81-82+85.
[4]罗剑翔,俞立新.对国有企业基层安全员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盐业,2015,(0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