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加大了关注力度,体育中考也因此发生了较大变化,其考核的重点内容也更具科学性。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落实体育中考相关制度,对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采用科学的训练方式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体育中考改革的意义
(一)体育中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21世纪到来后,社会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家也更加关注初中体育考试的落实情况,并为此制订了多种制度来凸显体育中考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强调将体育考试成绩纳入学生中考的整体成绩中,这类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体育中考改革的落实,也使得体育在学生心中有了更加重要的地位[1]。在体育中考尚未进行改革之前,传统模式下的体育课程并未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分数在中考总分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进而提升了体育课程的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环境,改善了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不佳的状况。
(二)体育中考改革对体育教师的影响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在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并且成为初中阶段的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2]。但是从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来看,部分教师存在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的情况,导致初中体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随着体育中考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体育课程的地位逐渐提高,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中考改革之后有了更加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体育教学质量有了一定提高。
(三)体育中考改革对学校的影响
随着体育中考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地区对体育学科在中考中占据的分值比重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相较于之前的分数占比来说,改革后的体育分数占中考总分的比重越来越大。体育中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初中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校也必须重新认识体育课程,并且逐渐优化体育教学模式,这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保障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开始采取措施规范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完善体育教学器材。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学校不断对教学环境和教学器材进行优化和完善,同时注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为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因此,可以说体育中考改革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体育中考改革形势下初中体育训练的实践路径
(一)结合体育中考改革制订教学计划
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只有不断积累体育知识,才能在体育中考时取得良好的成绩。基于此,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影响因素,制订出切实可行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案。例如,在制订某一项目的教学计划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情况和学校的硬件设施等因素,并以体育中考的相关标准为基础,制订适用性较强的教学计划。此外,教师在制订整体的教学计划之后,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好课上和课下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技能训练。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教师还可以融入一些体育游戏,以便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统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和体育中考改革的共同作用下,体育教师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具体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比如,针对体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鼓励其再接再厉;而针对体育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对其加以关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热情。此外,课余时间也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良好时机,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课上学习时产生的压力,还能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例如,对于肢体力量较差且不能完成引体向上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教授给其引体向上的技巧,借助不同高度的单杠对其进行训练。体育中考改革后,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而制订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丰富课余锻炼,增强学生锻炼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是中考体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丰富学生的课余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课余锻炼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学生放学后的锻炼,还包括学生大、小课间的锻炼和中午的锻炼。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放学后的时间、课间时间和中午时间,延长学生的课余锻炼时间。此外,学校可以用街舞、民族舞等代替传统课间操,丰富学生的课余锻炼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考体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是一种必然趋势,初中学校要认清中考体育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教学策略,实现中考体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军田.中考体育教学现状与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9):54-55.
[2]刘立辉.中考体育制度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教书育人,2019(5):75.
[3]王广妮.中考体育改革背景下学校体育多元化路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11(5):93-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