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资源,具备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并注重着力于精神与心理的锻炼,将其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公共体育吸收民族传统的体育的精髓,不仅可以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充分激发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以期达到民族传统体育和高校公共体育相融合的目的。
二、 现状分析
(一) 民族传统体育纳入新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作用分析
1.有利于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规范化发展与完善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包含民族历史、民族艺术,展现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也表现出浓重的民族情感,是我们的先辈留下的珍贵遗产。当前,很多国外体育爱好者被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独特的魅力吸引而前来学习,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武术更受青睐,外国人尚且如此,中国人更应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体育成为体育文化和教育联系的纽带,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传播我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极其重要,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完善也有重要的意义。
2.有助于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提升
众所周知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养生性、娱乐性、多样性等。将这种具有上述几种特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有助于丰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因此,要将一些合适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之中,既能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又能达到推动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提升的目的。
3.有助于丰富新疆高校公共体育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开展公共体育教育的模式基本相同,大多采用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与体能测试模式。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所开设的打陀螺、抢花炮和珍珠球等体育项目,在教学效果上也得到了较好的反馈。因此,从高校公共体育的理论与实践来看,我国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应该突破“体育就是竞技体育”的狭隘体育思想,引入课程超市的理念,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当中,不断丰富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体育课程选择。
4.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的表达形式。民族传统体育从结构上包括价值观念、社会关系和物质实践三个维度,体现的是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社会生活和体育表达形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面对西方竞技运动的强烈冲击,高校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公共体育,有利于大学生在接受体育知识的同时获得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和影响,使大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也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 体育的继承与 发扬,使民族传统体育与时代融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实现创新发展。
(二) 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
民族传统体育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持续进行演化和进步,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适应生存发展环境的变化。而我国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进程缓慢,一直处于顺其自然而发展的状态,尚未在新的时代创新扩展为新的模式,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独具特色却没能持续展现与发展。“一流的本科教育依赖于一流的专业教育,一流的专业教育必须实现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超越。”因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传统特色继承与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在这个前提下,兼具现代化与民族性的特征,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时代要求和必然趋势。
2.高校缺乏充足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
当前高校缺乏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优良环境,主要表现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集中在田径运动和球类运动等现代体育项目方面。同时,高校开展校园体育的运动模式基本相同,只有民族类高校较多设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普通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少量的,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体育场地设置不足,教学设计不够充分,抑制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充分开展。并且,在当前的体育教师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学科价值挖掘深度不够、学科价值与实践操作衔接不畅。此外,制约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计划还存在很多因素,如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民族传统体育教材还不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这些因素都无法满足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开设的传统体育项目较少,没能全面反映出区域民族传统体育特色。
3.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内化进程往往由于自身相对封闭发展空间的限制,造成体育项目内容形式的单一化和受众群体的有限性,没有形成一个更好融合与发展的状况。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长期历史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传播方式,这种文化传播方式虽然保持了民族体育项目的独特性,但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化占据主导作用、而外化作用不断减弱。为了更好地保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校公共体育教育要应对挑战,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的作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生活之中。
三、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公共体育的对策
(一)开展趣味体育竞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交流
要想发挥高校公共体育的作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须对高校公共体育采取有效措施。传统趣味体育赛事活动的强化,既有利于体育事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明确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有效的文化支撑,推动社会的文明进程,也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促进大学生发扬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趣味体育赛事的开展有利于弘扬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
(二) 与现代体育融合发展,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进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要不断深化改革,探索育人理念的重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宝贵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在高校公共体育教育中,应该把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有效融合起来。
(三) 采用参与式公共体育管理模式,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与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发挥参与者的决策权力和功能,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潜力,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融入高校公共体育之中,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健身诉求,可以通过参与式的公共体育管理,加强师生的体育互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四、目前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如何通过学校教育的途径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高校学生展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教育,目前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至于部分学校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一开始轰轰烈烈,接下来马马虎虎,最后偃旗息鼓。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学校已经逐渐成为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的重要场所,这一点在很多国家已经得到认可。学校体育便于向社会普及和推广,促进各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合并,经过持续的改善和发展,使学校体育从大众体育逐渐完成过渡,实现体育的变革。在我国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从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变,这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体育的唯一途径。为达到这一目的,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是重要前提,同时要做到;第一,在学校体育制度中实现传统体育的发展,第二,认真研究他国优秀的方面,专注于改善和革新,不排斥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第三,平衡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比例,不断宣传、引导学生对传统体育的受欢迎程度,使之成为现代体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胡小明.民族传统体育的走向[J].体育科学,2014,34(12):3-7.
[2]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J].体育与科学,2004,(05):29-31.
作者简介:凯西甫拉江·卡迪尔(1997.08-),男,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