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过度开发碳基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球气温变暖,生态环境恶化。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肺,其低碳化发展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低碳景观营造措施。
一、低碳园林的概念
低碳园林作为现代园林项目的重要发展方向,其核心在于确保园林绿化功能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推动绿地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环,进而提升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为人们带来高品质的园林景观体验,同时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对于低碳园林的深刻内涵,可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解读:一方面,低碳园林强调在建造过程中优先选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环保材料,配置节能环保的硬件设施,并结合先进的节能技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污染物排放。同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现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选择与搭配植物,构建出层次丰富、生态多样的植物群落体系。另一方面,低碳园林景观的营造坚守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土地的合理开发和现有资源的科学分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巧妙利用现场的自然地形、地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凸显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同时,增强生态环境与居民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在科学设计和营造低碳园林景观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园林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低碳园林景观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低碳园林景观的营造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理念,已成为推动现代社会迈向低碳未来的核心策略。此理念超越了单纯的美化功能,更承载了减轻环境负担、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及强化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的使命。面对土地资源稀缺与碳排放加剧的双重挑战,园林设计需精准布局,最大化绿色植物的碳吸收潜力。低碳园林的构建,始于对植物绿量的精心规划与配置。绿量,作为衡量园林生态效益的核心指标,直接关联着植物叶面积与树冠体积,是提升碳汇功能的关键。通过科学搭配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种植结构,有效扩大绿色覆盖,加速碳吸收与固定。同时,低碳园林设计需深入理解并实践绿地规划系统,该系统依托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演替过程,平衡碳氧循环,将城市公园、居住区绿地、风景区等绿色空间串联成网,构建生态廊道,增强整体碳汇能力。此系统不仅美化城市景观,更在促进生态平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及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措施
(一)场地优先,维护园林景观场地原貌
在园林植物景观的精心策划与营造中,保护土壤生态、优化绿地布局及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构成了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首要任务是珍视并保护表层土壤这一生命之源,它富含微生物群落与宝贵养分,是植物茁壮成长的基石。设计时应精心保留现场表层土壤,避免其团粒结构受损,审慎使用土壤改良剂,以维护土壤自然平衡。针对特殊土壤需求的植物,需提前规划专属区域,确保适宜生长环境。同时,清除杂草以消除养分竞争,是保障植物健康的关键步骤。在此过程中,倡导采用环保高效的除草策略,如地膜覆盖法,以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为最大化绿地价值,需通过精细规划减少非必要铺装,转而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探索平面、垂直乃至屋顶的多维度绿化设计,拓展绿色空间边界。在低碳理念指引下,强化区域内绿量密度,优化种植布局,如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种植模式,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显著提升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能力,为城市带来更加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改善。
(二)低碳理念的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设计中,提升碳汇能力至关重要。优选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混搭的种植模式,可大幅扩增叶面积,强化单位面积的碳吸收效率。自然形态的种植较人工修剪更利于固碳,其种植结构效果依次为自然式最优,混合式次之,规则式稍逊。此外,树木群落类型亦影响固碳效果,多层林展现卓越固碳能力,复层林次之,单层林则较弱。因此,低碳导向下的植物配置应精细考量配置方式与绿量关系,以及林冠层次、林分类型、疏密度与绿量的协同作用,旨在实现碳汇效益的最大化,共筑绿色生态城。
(三)采用低碳环保材料
在营造低碳园林景观时,充分利用了当地的特色石材——花岗岩,将其铺装于平整、坚实的泥土地面上。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利用了现有材料来塑造园林景观,同时减少了混凝土、砂浆等“高碳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碳排放量的效果。在软质材料的配置上,充分考虑了现场的自然环境,保留了园区原有的竹林,并巧妙地利用周边农田的干稻草进行围边,实现了“变废为宝”。这一举措不仅维持了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还减少了其他软质材料的用量,降低了材料的购置成本和运输成本。在低碳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还采取了以下“碳友好”型材料的应用方式:选取废弃树桩,将其围合成舒适的休憩空间,避免了为营造休憩空间而大量消耗工程材料的情况。这种以废弃树桩建造的休憩空间更富有自然气息,能够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此外,还采用当地废弃的方木料搭建木结构瞭望塔,提高了此类废弃材料的利用价值,并进一步减少了混凝土、钢材等“高碳材料”的消耗量。
四、结论
在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确实带来了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环境问题,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这对全球气候系统和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低碳理念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植物景观发挥固碳作用,不仅能够美化环境,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还能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碳汇的目标。因此,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泽华.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24):119-120.
[2]张迪妮,冬奥城市低碳景观营造策略研究——以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张家口为例.河北省,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8-09-02.
[3]黄宗明,房静.园林植物种植景观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7(6):132-133.
[4]方涛.低碳景观的类型与营造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