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1年12月8日-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促进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做大做好“蛋糕”,而且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切好分好“蛋糕”。而工资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占着很大的比重。所以,劳动者的工资差距会影响居民收入的差距。更进一步地,企业的内部薪酬分配也就会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因此,研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问题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增进人民福祉有着积极的意义。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对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问题进行研究也带动了相关理论研究的快速演进。关于内部薪酬差距的研究,国内最早是从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的影响的角度讨论的;而与国内早期研究的角度不同,国外早期的研究是从初创企业的内部薪酬设计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截止到2022年9月,国内的最新研究从企业创新投入的角度出发,发现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为倒U型的曲线关系[1];而与国内最新研究的角度不同,国外的最新研究着眼于股票市场,发现股票市场会关注企业内部的薪酬分散度,而披露较高薪酬比率的公司的回报率更低[2]。截止到2022年9月,虽然与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已经有很多,但是该研究领域目前仍在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这说明与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主题仍然有很大的探讨空间,仍需要学者去深度思考和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与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理论。因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国内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的发文数量有多大?与薪酬差距相关的主要研究都发表在国内哪些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上?与薪酬差距这一主题相关联的关键词都有哪些?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主题的历史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本文接下来的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分析。本文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CiteSpace软件的特点,样本文献的来源,以及基于2003年1月-2022年9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的发文数量分析、发文期刊分析、关键词分析和研究趋势分析。第二部分为研究结论、贡献与启示。本文在这一部分首先归纳出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贡献以及相应的启示。
二、研究分析
CiteSpace软件具有以下的特点:(1)CiteSpace软件可以识别并捕捉研究主题的文献篇名、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期刊等内容。(2)CiteSpace软件可以梳理和总结研究主题的热点与态势,并显示一个学科或知识域的发展方向。(3)CiteSpace软件不仅可以作为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可以成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因此,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本文考虑了期刊的影响因子,基于中国知网,以“北大核心”和“CSSCI”为期刊来源,把“薪酬差距”设置为搜索的主题词进行高级别检索。然后本文对得到的检索结果进行排查并手工去除与该主题词不符合的文献。同时,本文还采用文献追溯法,对初始筛选出的文献的索引和被引情况进行了追溯。本文最终得到在2003年1月-2022年9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本文基于这665篇文献,先通过发文数量分析得到发文数量随着时间变化的趋势;然后通过发文期刊分析得到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的排名;接着通过关键词分析提炼出薪酬差距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并归纳出主要的研究主题;最后通过研究趋势分析得到与薪酬差距相关研究的演化趋势和其主要的发展脉络。下文是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22年9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的发文数量分析、发文期刊分析、关键词分析和研究趋势分析。
(一)发文数量分析。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22年9月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每年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的国内发文量进行了统计。本文发现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的发文趋势在2020年前整体上都是上升的。其中,最大的国内发文量出现在2019年与2020年,均为71篇。其次,截止到2022年9月,2021年以后的发文数量虽然下降到50篇,但是与2013年之前相比较仍然很高。本文还发现2003-2005年的发文数量只有1-2篇,直到2006年及2006年以后,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的发文数量才开始逐年快速增加,从10篇左右增加到70篇左右。这说明2003-2005年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研究很少,国内学者在早期不太关注与薪酬差距相关的主题。这有可能是因为一个新兴主题出现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被学者所熟知。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学者需要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才能把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特别地,核心期刊中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不仅对于文章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文章的审核方面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因此,国内学者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数据以保证文章的质量,以达到被国内核心期刊接收的目的。这也就有可能导致2003-2005年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研究很少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地,2006年及2006年以后发文趋势的整体上升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学者开始关注与薪酬差距相关的主题,并发表了大量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章。同时,国内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是在该时期快速演进。因此,本文通过发文数量分析发现,最近十年与薪酬差距相关的主题被我国学者所密切关注。
(二)发文期刊分析。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22年9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统计在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发文量中排名前十的期刊。发文量从高到低的排名前十的期刊分别为《会计研究》、《科研管理》、《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财经研究》、《统计研究》、《改革》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这排名前十的期刊对应的发文数量分别为18、8、7、5、5、5、4、3、3和2。可见《会计研究》排在第一位,其总的发文数量远高于其他9个期刊。复合影响因子(2021)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越大,对应的期刊在社会中影响力度越大,也说明期刊上的文章的质量和水平越高。《会计研究》的复合影响因子(2021)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分别为9.129和4.346,位列这前十名期刊的中等位置。本文发现在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发文量中排在第二位的《科研管理》的复合影响因子(2021)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分别为4.523和2.701,虽然《科研管理》的复合影响因子(2021)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比《会计研究》要低一点,但是《科研管理》也属于在经济学领域影响比较大的期刊。同时,复合影响因子(2021)大于12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大于7的《管理世界》、《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金融研究》的发文量在5篇左右。进一步地,《财经研究》、《统计研究》、《改革》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2021)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分别为6.267和3.914,4.081和2.560,7.813和5.423,2.756和1.256。由此可以看到,虽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2021)和综合影响因子(2021)很低,但是其发文数量不是很多,只有2篇。因此,本文通过发文期刊分析发现,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发文量中排名前十的期刊大部分属于影响力较大的期刊,这说明与薪酬差距相关主题的研究被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所认可。
(三)关键词分析。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22年9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这665篇文献关于薪酬差距研究的关键词。若其他关键词与“薪酬差距”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内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该关键词与“薪酬差距”关键词的关联程度越大。本文发现,在我国公司内部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中,与薪酬差距具有共引关系的关键词主要有:高管薪酬、企业绩效、公司治理、薪酬激励、高管团队、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其中被引次数最多的关键词是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被引次数较多的关键词是公司治理、薪酬激励、高管团队、国有企业、产权性质。这说明国内与薪酬差距相关主题的研究主要从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这些基础性的角度展开研究,探讨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进一步结合所得的关键词以及665篇的样本文献的主要内容,汇总分析得到三类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主题。这三类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主题分别为企业绩效、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这进一步说明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国内学者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以企业绩效为主题的这类文献主要从企业绩效的角度探讨薪酬差距带来的影响,如有学者认为较大的薪酬差距可以提升企业绩效,且这一结论验证了锦标赛理论[3]。以薪酬激励为主题的这类文献认为一定的薪酬差距可以起到激励管理层的作用,如有学者认为过低的薪酬不利于调动独立董事的积极性,且过低的薪酬会提高公司盈余管理程度[4]。以公司治理为主题的这类文献从薪酬差距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薪酬差距影响公司治理的机制途径,如有学者认为较小的薪酬差距可以提高创业团队的稳定性,且团队内的业务复杂程度越高,这种稳定性越明显[5]。因此,本文通过考察与薪酬差距研究相关的关键词发现,与薪酬差距同时被引用的关键词主要是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主题主要为企业绩效、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
(四)研究趋势分析。本文基于2003年1月-2022年9月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得到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前十位关键词。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前十位关键词分别为实证研究、高管团队、经营业绩、高管权力、高管、晋升激励、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创新投入和产权性质(按最开始研究的时间排序)。这前十位关键词对应的研究时间主要的跨度分别为2004-2009、2006-2013、2009-2012、2015-2017、2015-2017、2016-2020、2018-2022、2018-2022、2019-2022和2020-2022。前十位关键词对应的研究时间跨度的不同说明国内学者虽然都关注薪酬差距这一主题,但是在不同时期关注的角度不一样。本文发现早在2004年就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与薪酬差距相关的主题,而从2006年到2017年有学者从高管这一角度,探讨薪酬差距带来的各种影响,对应的关键词包括高管团队、高管权力和高管。本文进一步发现从2018年到2022年,研究的角度发生较大的改变,转变成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和创新的影响。虽然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角度在不同时期都不一样,但是除了“实证研究”这一关键词的时间跨度为5年外,其他关键词的时间跨度均没有超过4年。这说明国内的研究者在短期内不停地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这种短期变换角度的行为会进一步丰富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理论研究。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趋势分析发现,与薪酬差距相关研究的主题随着时间从高管团队变化到经营业绩,最后变化到企业研发和创新。
三、研究结论、贡献与启示
从2003年开始至今,国内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已经跨越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本文以2003年1月-2022年9月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为研究样本,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公司内部的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考察国内发文趋势发现,最近十年与薪酬差距相关的主题被我国学者所密切关注。(2)通过探究在以薪酬差距为主题的文献发文量中排名前十的期刊发现,与薪酬差距相关主题的研究被影响力较大的期刊所认可。(3)通过考察与薪酬差距研究相关的关键词发现,与薪酬差距同时被引用的关键词主要是高管薪酬和企业绩效,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主题主要为企业绩效、薪酬激励和公司治理。(4)通过研究在较短时间内出现频次变化较大的前十位关键词的趋势发现,该领域研究的主题随着时间从高管团队变化到经营业绩,最后变化到企业研发和创新。
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第一,本文总结了关于薪酬差距研究的最新方向,并展示了不同研究方向的历史变化趋势,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第二,不同于现有文献综述在考察与薪酬差距相关主题的研究时专注于主题的概括,本文基于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上以公司薪酬差距为研究主题的665篇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这更能直观地反映出我国与薪酬差距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脉络。第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主题在发文数量、发文期刊、关键词和研究趋势的情况,丰富了与薪酬差距相关的研究。
本文的结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首先,虽然国内与薪酬差距有关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其主要从高管权力、薪酬激励、公司治理和研发创新等角度展开,而少有文献从共同富裕和收入公平等的角度进行探讨。故后续的研究可以从共同富裕和收入公平的角度深入挖掘薪酬差距与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探讨促进共同富裕和收入公平的路径。其次,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与薪酬差距有关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在最近几年保持着较高的发文量。因此,以薪酬差距研究为基础去探索新兴的企业创新研究,借鉴传统的薪酬差距理论研究新的问题是十分有意义的。最后,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薪酬差距造成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以从国家层面出发,以宏观的视角深度分析薪酬差距如何影响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佳, 查璐璐, 李宝礼.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J]. 华东经济管理, 2022,36(09): 120-128.
[2] PAN Y, PIKULINA E, SIEGEL S, et al. Do Equity Markets Care About Income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Pay Ratio Disclosure[J]. The Journal of Finance, 2022,77(2): 1371-1411.
[3] 林浚清, 黄祖辉, 孙永祥.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 经济研究, 2003(04): 31-40.
[4] 张天舒, 陈信元, 黄俊. 独立董事薪酬与公司治理效率[J]. 金融研究, 2018(06): 155-170.
[5] 许楠, 田涵艺, 刘浩. 创业团队的内部治理:协作需求、薪酬差距与团队稳定性[J]. 管理世界, 2021,37(04): 216-230.
作者简介:罗康明(1994—),男,汉族,广东廉江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广西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