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开展生猪养殖工作的过程中,春冬季节更替时生猪极易患上腹泻病,生猪的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导致生猪出现腹泻情况的原因多种多样,气候条件的变化和饲养管理情况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猪的健康生长。如果猪感染的腹泻病,不仅诊治难度较大,而且极易导致生猪死亡,因此我们更加倾向于做好猪腹泻病的前期诊断与防治。在下文中,我们主要从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入手,探讨猪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二、猪腹泻病的临床症状分析
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猪腹泻病的发病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一般来说,初春时节和寒冷的冬季是猪腹泻病的高发阶段,猪腹泻病与气候环境潮湿阴冷、卫生治理情况较差有着直接的关系。处在各个生长阶段中的猪都可能感染腹泻病,且流行性较强,感染率能够达到90%以上。一般来说,成年猪和已经断奶的崽猪即便感染了腹泻病,外在表现也不会过于严重,死亡率相对较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但处在哺乳期的仔猪如果患上了腹泻病,则极易出现死亡情况。
一般来说,仔猪在患病时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呕吐情况,随之出现腹泻症状,其粪便为浑浊的水样,分辨内可能会出现因未消化而产生的凝乳块。仔猪在患病之后体重急剧降低,因频繁付息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脱水情况,猪的食欲明显降低,部分小猪甚至出现了完全绝食的情况,2~5天后,小猪死亡。小猪在患病过程中饱受折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死亡率较高,死亡速度较快。成年猪在患病后正装相对轻微,一般来说,只会出现轻微的呕吐和腹泻情况,短期内食欲降低或绝食,通常在一个星期之内会恢复正常,在正常治疗的情况下极少出现死亡情况。
换腹泻病病死的小猪多半体瘦脱水,经临床剖检,发现患病猪普遍存在着胃粘膜充血、小肠肠管扩张、肠壁变薄、肠粘膜绒毛严重萎缩等情况。
三、猪腹泻病的预防
首先。应当做好日常的防疫工作。疑似带病猪应及时与健康猪隔离,同时,尽可能的避免自患病区将病毒带入健康猪群体,一旦发现猪有轻微患病情况,应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为小猪提供充足的营养肥料。考虑到小猪在断奶后患腹泻病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治病的成功率较高,因此建议能够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小猪提前食用饲料,例如在5~7日龄时可以开始诱食,并在断奶前提前一天开食,让小猪食用500g左右的饲料。如果小猪已经出现了腹泻情况,建议能够将喂食的饲料更换为营养成分更加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或者将日常投喂的饲料增加营养成分后加水调成糊状喂食。
其次,给予免疫工作足够的重视。针对成年母猪应进行预防免疫接种,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猪的初乳中的母源性抗体,从根本上降低小猪患病的可能性。如果养猪场规模较大,建议能够定期进行系统性的免疫注射。由于小猪患猪腹泻病的可能性更高,建议能够适当的给小猪使用预防药物,避免腹泻病的发生。举例来说,建议在小猪出生的第二天能够给其注射土霉素,并随着小猪的长大适当增加土霉素的注射量。母猪在临产之前也可以连续注射土霉素,以起到抑制猪腹泻病发生的作用。
最后,重视做好消毒工作。根据猪腹泻病发生阶段的环境特性,通常只有在温度较低时才会出现大规模的猪腹泻病情况,因此做好日常养殖过程中的保温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还应当定期对于猪舍以及猪使用的各类用具进行清洁消毒,为猪的生长创设健康舒适的环境。在母猪临产前,建议能够将其引入洁净的产房中,并重点对于母猪的臀部、腹部、阴部以及乳房进行消毒,及时清除猪的排泄物。
四、猪腹泻病的诊治
考虑到猪腹泻病多发生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初春和冬季,在发病前通常没有任何预兆,短短几天内会有大量的猪感染此病,而感染的猪不限种类、不限生长阶段。患病15日内的猪死亡率较高,一般来说,成年猪的死亡率较低,幼崽猪的死亡率相对高。如果猪已经出现的腹泻情况,应第一时间予以治疗。发病初期病情控制的难度相对较小,双黄连口服液对于治疗猪腹泻病来说有着较为突出的医治疗效,新生的小猪建议每天喂食2.5ml左右的双黄连口服液,或是肌肉注射穿心莲注射液0.1~0.2ml/kg(猪体重)。在猪患病之后,食欲明显降低,部分猪甚至出现了完全绝食的情况,这种状况对于抑制猪腹泻病的持续恶化是难度较大的,建议能够给小猪们口服补液,以便及时补充因呕吐和腹泻而失去的体液和电解质,使小猪的身体机能能够保持正常循环状态,避免因严重脱水而家具患病情况或出现酸中毒。养殖人员可以选择在猪的饮用水中增加口服补液盐或是粘杆菌素,建议不要给猪禁食,而是能够为猪提供一定的食物和充足的饮用水,供小猪随时食用和饮用。如果小猪的患病情况已经十分严重,各项身体机能已经出现了急剧衰减的情况,建议在治疗时能够运用腹腔补液,将20ml的维生素注射液(每10ml含0.5g)给小猪喂食,同时,结合小猪体重的大小使用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抑制治疗。在必要时可以采用干扰素疗法,即用猪的白细胞干扰素按照使用说明给患病猪注射。
五、总结
综上所述,猪腹泻病是初春和冬季发生率在生猪群体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类疾病,一旦小猪感染猪腹泻病,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在生猪的群体内扩散,小猪的死亡率较高,大猪虽不易因猪腹泻病死亡,但仍然会出现生长效率减缓、食欲不振的情况。常见的猪腹泻病多种多样,与其等到猪腹泻病发生后再寻求有效的方法予以治疗,不如提前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猪腹泻病的防治。除了做好日常的养殖管理工作之外,建议能够为生猪创设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及时清理猪舍内的排泄物,对于生猪使用的各类用具进行消毒,并给小猪注射和服用相应的预防类药物,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消除潜在的诱病因素,保障小猪的健康生长,降低小猪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李祥财. 猪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J]. 现代畜牧科技, 2013(12):93-93.
[2]刘永祥, 杨清梅, 岩香,等.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9):194-194.
[3]王伟立. 仔猪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J]. 山东畜牧兽医, 2013(04):41-42.
[4]王乐芹. 仔猪腹泻病的诊断与防治[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 000(007):139-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