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美育实践教育探索 ——以锦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
李沛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沛隆,. “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美育实践教育探索 ——以锦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J]. 中国教育探索,2023.4. DOI:10.12721/ccn.2023.157031.
摘要: 美育教育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探索将抗疫精神作为价值引领融入美育实践教育,通过 “抗议精神”的滋养,强化医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将美育与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相融合,为推动和繁荣校园文化夯实基础,为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助力。
关键词: 医学院校;美育教育;抗疫精神
DOI:10.12721/ccn.2023.157031
基金资助:课题资助来源:本文系锦州医科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美育实践探索——以锦州医科大学大学生艺术团为例”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X070X)。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当前加强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美育教育,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大意义,尤其在医学类院校中。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学生及医护人员普遍缺乏怜悯之心,仅将医学理解为一种没有温度的技术,但是,医学的核心其实是给予关爱。因此,医学院校美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具备医疗的“伦理与人文情怀”。

1、“锦医人抗疫精神”的内涵

2020至2022年,锦州医科大学的医务工作者(以下简称锦医人)在新冠疫情期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义无反顾的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从2020年1月25日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在短短一个小时之内集结完毕,整装待发,到2022年8月22日、24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第三医院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全力部署,两次派出医疗队员共47人分别奔赴那曲、拉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无论是抗击SARS、H1N1,还是汶川救援、援外医疗,从不缺少锦医人的身影,锦医人时刻准备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随时出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锦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白衣天使”逆行出征,不畏艰险、顽强不屈,体现出的大爱精神和奉献精神,以及由此凝结而成的“锦医人抗疫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美育实践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美育实践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

锦州医科大学是立足辽西、辐射全省的医学人才培养的摇篮,如何旗帜鲜明的将“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每一位学生的血液中,以美育实践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和弘扬“抗疫精神”,培育出更多能坚守学医初心、践行医者使命的新时代医学人才,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也是当前丰富医学生美育教育的新思考和新实践。

2.2具备将“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美育实践的必要条件

2.2.1建立与发展美育实践骨干团体

锦州医科大学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多门类、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的24个本科专业中,有22个是理工科,2个文史类。为了加强美育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意识,营造美育环境,2018年,锦州医科大学成立大学生艺术团,该团体是在全校范围广泛宣传、动员,集结而成的具有一定艺术修养和基础、对文艺兴趣浓厚的学生美育骨干团体之一。目前艺术团共有天使之声合唱团、梦之翼舞蹈团、风铃鸟管弦乐团、戏语轩扬戏剧队、医之声乐队、华风夏韵民乐队以及光之希礼仪队、主持人队。大学生艺术团以繁荣校园文化,打造校园美育教育阵地以及精品校园文化为目标,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坚持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不同艺术门类的探索,深入开展各种文艺活动。

2.2.2 具备开展美育工作的实施与管理体系

2019年,锦州医科大学设立教辅部门--文化艺术中心。中心与由下设的文学与艺术教研室承担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举办人文艺术讲座及艺术展演活动;采取校内专职教师与聘请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大学生艺术团日常美育实践课程;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工作,为“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医学生美育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3、“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美育实践探索

3.1将“锦医人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艺术团日常美育实践课程

为了加强美育教育的主题性和针对性,大学生艺术团指导教师在实践课堂上带领同学们开展弘扬“抗议精神”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创作。戏剧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作、排演抗疫主题系列校园剧《等你回家》等;舞蹈队编排抗疫主题舞蹈《在抗疫中成长》等。艺术团的同学们在创作中感受抗疫精神的力量,同时提升审美能力。

3.2以赛促建,积极参与各项赛事

大学生艺术团凭借“锦医人抗疫精神”为主题创作的优秀作品,积极参加辽宁省首届高校舞蹈原创作品大赛、辽宁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辽宁第八届大学生戏剧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各项赛事。其中戏剧队创作的校园剧《等你回家》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艺术表演类甲组二等奖;抗疫主题舞蹈《在抗疫中成长》获得辽宁省首届高校舞蹈原创作品大赛二等奖;抗疫主题MV《因为有爱》荣获辽宁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通过参加比赛,在欣赏、创作中深刻领悟精神内涵,增强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育人效果,同时,学生在创作中将美育理论知识运用到竞赛中,实现以竞促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3.3充分利用现有美育资源,以期达到最大化的美育实践受益面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校范围内开展以“抗疫精神”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展演活动。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锦州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大学生艺术团公众号等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展示,充分展现我校美育教育的丰硕成果,为各学院打造文化艺术的沟通与交流平台,为我校师生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同时,在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线上抗疫主题活动,例如大学生艺术团医之声声乐队举办的“声声不息 战役有你”抖音线上音乐大赛等。

4、小结

近年来,我校在积极探索挖掘美育实践教育资源、开发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美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然而仍然存在受众不广泛、师资短缺等问题。接下来,将进一步构建“特色美育+面向人人”,完善美育管理体系,坚持 " 立德树人 " 根本任务,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动美育工作往纵深发展,打造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成果和品牌课程。

参考文献:

[1]王晓琦,朱凯.美育视角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途径探 索———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32).

 [2]李昊灿.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0(05).

[3]罗宏路.医学院校美育课程思政协同教学育人路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9).

作者:李沛隆,锦州医科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学生,大学生艺术团副团长

通讯作者:李胜,锦州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美育教育管理与研究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