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乡镇畜牧兽医部门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和相应的体制与机制也在逐步健全,对动物卫生工作的关注和投资也越来越大。畜禽生产过程中的动物卫生管理已成为各乡镇畜牧兽医部门的工作热点,也是其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乡镇畜牧兽医部门要积极的担负起动物诊疗、动物防疫等相关工作,做好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和实施,做好动物规划免疫工作,认真的开展好动物疫情普查、调查、监测、疫情报告相关方面的工作,做好动物疫病疫苗接种等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和监测。
1、乡镇兽医在开展动物检疫工作时存在的问题
1.1兽医工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检测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各乡镇兽医部门的检测能力、基础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长期以来,由于乡镇机构多次改革乡镇兽医站的多次撤并导致乡镇兽医部门基础建设投资不足,设备的更新和维修能力不强,检疫设备不完善,检疫申报站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些乡镇的兽医站尽管响应了政府的要求,设立了防疫申报点,但是申报点的设置、人员配备、消毒等基础设备都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基层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1.2乡镇畜牧养殖户数量较多、分布广泛
目前我国的畜牧养殖规模化、科学化程度较差、养殖品种分布比较分散,造成了检疫批量小、检疫申报次数多、养殖品种过于繁杂。在乡镇畜牧兽医检疫点进行原产地检验工作,耗费了许多的时间,造成了无法提高的效率和速度,原产地的检疫工作很难进行。
1.3乡镇兽医检疫人员较少,检疫水平有待增强
乡镇兽医检疫部门是兽医卫生工作的主要组织,既要控制地区的疫病、食品的质量、饲料的管理、病死禽的无害化处置和消灭。维持牲畜养殖的标准化,推广养殖技术,治理养殖产业的养殖生态,并负责屠宰、检验、统计工作。由于任务量大、任务强度大、条件和福利差,有关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不愿到乡镇基层防疫部门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目前,我国兽医卫生技术人才短缺,总体兽医卫生工作不能提高。
1.4动物检疫技术手段更新不及时
因缺少对畜禽产地检疫的投资,多数乡镇产地检疫所需的检测设备还比较欠缺,检疫监督取样、检疫效果代表性低,这就导致技术人员无法及时有效开展检疫操作,在工作时不能合理利用设备来更新技术手段和检疫方式。
1.5执法与宣传力度不高
目前,大多数乡镇地区的宣传和宣传工作还处于常规的纸面上,表现出比较单一的特点。没有利用好媒介和互联网进行广告的传播,导致了宣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与此同时,部分养殖企业对各类违禁的违法行为知之甚少,兽医责令改正的内容很容易被养殖户蒙混过关,对养殖户的惩罚也不够严厉和严格。兽医执法工作很难完全进行,其威慑力和权威还比较欠缺。
2、乡镇兽医高效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措施
2.1增加对乡镇兽医检疫部门资金投入力度
《动物防疫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责任,将检疫经费列入国家财政预算,用于卫生检疫工作。尤其是在取消了所有的检疫费用后,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政府的预算之中,并进一步改善了检疫条件。
2.2提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力度,确保检疫开展合理性
乡镇检疫部门在开展检疫工作中,要建立健全疫病防治体系,加强对疫源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完善“四级网格化”申报产地检疫管理责任制,建立乡镇畜牧兽医部门、村级协检员、卫生监督所等联动机制,以此来促进监督工作、检疫工作、防疫工作开展,并根据辖区动物检疫工作开展情况,制定完善“四级网格化”申报产地检疫管理责任制,由县级、乡镇和村级几个产地检疫部门组成,明确网络管理人员,形成一种群防群控,高效合理的产地检疫申报机制和检疫机制。要在乡村检疫机构和镇防疫机构的指导下,在销售畜禽之前,及时向当地检疫机构申报,由检疫机构派人到检疫一线开展检疫工作,实现到场、到户、到点检疫的目标,确保畜牧业可以健康、稳定发展。加强兽医、卫生、兽医、地方公安、工商、食药等部门的协作,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禁止非法买卖、逃检行为,建立一种科学的制度。
的局面。
2.3积极展开动物检疫宣传工作,增强产地检疫强度和出证规范性
目前,我国的畜禽养殖场大都位于乡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以本地人为主,对疾病的防控和监管意识不强。在此基础上,乡镇检疫部门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疫情的防治规范和重要意义,同时开展法治宣传、发放与疫情相关的宣传单、通知等,向本地区居民宣传与动物检疫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畜禽贩户、养殖者能够明白相关的法律责任,以及其需要履行的防疫责任,使养殖人员可以主动申报、自觉接受检疫管理,为检疫工作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另外,原籍检疫者接到报关申请书后,应根据有关的检疫规定,根据动物的不同、不同的动物状况,依法依规对其进行检疫。动物的身体状况、分泌物、排泄物、动物的卫生状况、动物的免疫状况等信息,对动物的卫生状况、动物的感染进行分析。对于所有符合条件的动物,必须提供检疫证书,以保证它们在离开原产地之前都是安全的。
2.4培育具有高专业化、高综合能力的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乡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专业水平、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兽医卫生工作的品质,必须要有一支与本地区畜牧产业相适应的、保障和组织机构比较完善的兽医队伍,加强对该地区的检疫工作的管理,加强对该地区的检疫工作的管理,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首先,县级兽医部门或上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要根据当地的防疫力量和防疫要求,制定出一套长期、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本地区有关的防疫标准和规定能够充分贯彻执行;其次,根据不同地区的兽医工作水平不高,加强检疫队伍的管理工作,组织地方政府检疫人员开展寄生虫、临床诊断、传染病、动物临床健康检查以及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活动,增强检疫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检疫水平,在培训考核合格之后,颁发资格证。保证所有的卫生检疫从业资格合格,并接受职业训练后再进入工作岗位;通过对乡镇畜牧兽医部门的监督,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兽医卫生技术人员聘用管理体系。
2.5合理增设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做好动物检疫信息收集工作
产地检疫申报点是推进动物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动物检疫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保证申报地点的合理,并在申报地点设置适当的值班人员、检疫设备,充分利用申报的功能。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检疫状况,记录检疫数据、动物处理数据,编制统一的动物检疫记录表格,统一建立动物检疫数据库。通过收集的动物疫情信息,了解疫情的发生情况,制定相应的疫情应急预案。同时及时更新疫情控制计划,保证疫情发生后,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防止疫情蔓延。
3、结语
产地检疫工作对本地区畜禽养殖的经济、社会产生了直接的作用,提高检疫工作的成效和质量,保证了该地区畜禽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防止疫情的蔓延。各乡镇畜牧兽医部门要充分认识检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建立健全的工作程序和制度,使管理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目的是为了保障本地区的畜牧畜产品的健康,促进畜禽饲养的生产,营造良好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
参考文献:
[1]蒋国成.乡镇畜牧兽医部门如何做好产地检疫工作[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1(3):77.
[2]哈里旦·帕尔哈提.乡镇兽医站防疫检疫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