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杨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伟 ,.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 体育学报,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464.
摘要: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综合性体育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训练热情,培养他们的运动兴趣和实践能力。大单元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本文探讨了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464
基金资助: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初中体育教学迎来了新的变革。新课标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建议。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一、明晰主题方向,整合教学内容

(一)研读课程大纲,明确主题方向

对于“田径类运动技能教学”这一章节,教师首先需要深入理解并研读课程大纲,确保对教学内容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田径类运动技能教学涵盖了“跑”、“跳跃”、“投掷”、“田径类运动专项体能”以及“田径类运动展示或比赛”这五个主要节点,这些节点不仅构成了田径类运动技能教学的核心框架,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学习路径。在研读课程大纲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节点的具体要求和教学重点,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展开。例如,“跑”这一节点,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巧外,还强调了对速度、耐力和协调性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将这些要求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系统体系

在明确了主题方向后,教师需要整合各节点的教学内容,构建一个逻辑清晰、结构完整的教学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涵盖田径类运动的所有基本技能,还要注重技能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深入,不断提高。以“跑”的节点为例,教师可以将其细分为短跑、中长跑、接力跑等不同类型,并针对每种类型进一步分解为起跑、途中跑、冲刺等关键技术环节。通过这样的层层分解,复杂的技术动作被细化为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小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这些小单元的顺序逐一展开,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技能。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例如,在教授“跳跃”技能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跑”的技能,理解跳跃与跑步之间的关联和差异。

二、聚焦核心素养,制定教学目标

(一)提升运动能力

针对“田径类运动技能教学”,首要且核心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这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田径运动专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田径运动专项技能掌握情况。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巧,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巩固和提升技能水平。例如,在教授“投掷”技能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示范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投掷的基本原理和动作要领,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二)培养健康行为

除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外,教学目标还应包括健康行为的培养。通过田径运动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强度,掌握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放松技巧,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知识。这些健康行为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状态,还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例如,在每次课前安排适当的热身活动,帮助学生做好身体准备;在课后安排放松练习,帮助学生缓解肌肉疲劳和紧张情绪。

(三)塑造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的塑造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田径运动教学,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坚持不懈的毅力等品质,以及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这些品质和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体育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还能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例如,在团队项目中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在比赛项目中强调公平竞争的原则,引导学生尊重对手、遵守规则;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运动情境和案例,向学生传授坚持不懈、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三、创设丰富情境,提升学习兴趣

(一)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设计模拟的田径比赛或训练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运动员、教练、裁判等。例如,在模拟接力赛中,学生可以轮流担任接力棒的传递者和接棒者,通过实际体验来了解接力赛的流程和技巧。又如,在模拟训练场景中,学生可以作为教练为其他学生制定训练计划,或者作为裁判来监督比赛的公正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田径运动的魅力和乐趣,还能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提升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PPT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田径运动的精彩瞬间、技术动作解析以及比赛规则等。例如,通过观看高水平田径比赛的录像,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比赛氛围;通过动画演示技术动作的细节,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技术要领;而PPT则能够简洁明了地呈现比赛规则和训练计划等内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成为了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大单元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科内容的整合,更是对学生运动技能、团队合作素养以及体育品格的全面培养。通过聚焦大单元教学,教师能够将知识有机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建立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曼茜.初中体育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J].新课程研究,2023(8):108.

[2]付循平.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23(10):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