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在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研究
张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雪,. 循证护理干预在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研究[J]. 国际护理学,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摘要: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在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0.07-2023.03,选取此间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8例进行分析,并对其随机分组,各组含有29例。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实践组:开展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二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预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干预后,实践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基础组,且预后恢复时间较短(P<0.05);实践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基础组(P<0.05)。结论:为研究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左心射血分数,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情况,值得借鉴。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介入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DOI:10.12721/ccn.2024.157012
基金资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典型症状有胸部压迫、胸痛、易疲劳、呼吸短促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在临床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常用介入治疗方式,能够重建冠脉血运,减轻心肌缺血情况,利于心功能恢复。但此术式具有一定创伤性,术后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栓、心律失常情况,应在术后予以适合护理干预进行防范,确保患者稳定恢复。本文对循证护理干预在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20.07-2023.03,选取此时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58例进行分析,并对其随机分组,组名为基础组与实践组,29例/组。基础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3例,年龄的上下限分别为73岁与21岁,平均(47.21±4.69)岁。实践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4例,年龄的上下限分别为72岁与22岁,平均(46.87±5.03)岁。对比分析二组基础信息,差异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基础组:开展基础护理干预,包括整理患者基础信息、进行一对一宣教、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遵医进行抗凝处理、予以均衡膳食、叮嘱危险因素等。

实践组:开展循证护理干预,详细内容如下:(1)提出循证问题:分析以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者护理情况,找出常见护理问题,如怎样安抚患者情绪、如何防范术后并发症等,并以文书方式呈现,获得上级批准后确定为循证问题。(2)寻找循证依据:根据循证问题设定关键词,如“介入术”、“冠心病”、“并发症”、“循证护理”等,并在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相关文献,以此作为循证支持。(3)观察循证应用:通篇阅览相关文献,找出具体的护理方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结合院内及科内情况制定专属护理服务方案,便于日后参考落实。(4)展开循证实践:在健康教育上,分发术后健康宣传图册,面对面为患者宣教,讲解介入术后康复知识与护理重点,不断拓展患者相关认知,减少陌生情绪,利于更好的配合后续工作;组织病友交流会,耐心答疑解惑,并学习护理经验,增强自护能力。在心理方面,倾听患者心声,积极疏导不良情绪,维持患者良好心态;引用成功案例,激发患者康复信心;呼吁家属关怀陪伴,予以情感支持,减少孤寂感。在血栓防范上,遵照医嘱为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定时按摩全身肌肉,以此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栓形成。在心血管不良事件防范上,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术后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估二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预后恢复时间 后者共涉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两项时间。

1.3.2 统计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种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分析

二组研究数据均输入到SPSS23.0软件包中进行分析,左心射血分数等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n%)表示,实施X2检验。对比分析二组研究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二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预后恢复时间

干预后,实践组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基础组,且预后恢复时间较短(P<0.05),如表1。

表1  左心射血分数、预后恢复时间对比(x̄±s)10.png

2.2 对比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后,实践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基础组(P<0.05),如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11.png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属于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具有发病率高、病程迁延、病死率高的特点。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介入术较为常用,治疗效果显著。在术后配合科学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规避危险因素,确保预后效果。以往的基础护理干预虽可发挥干预作用,但缺少并发症防护内容,预后恢复质量不佳。而循证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的护理方式,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寻找循证依据、观察循证应用,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便于日后参考落实,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通过展开循证实践,积极健康宣教,参与病友交流会,拓展相关认知,提高患者配合度;积极纾解负性情绪,予以家属关怀陪伴,维持患者健康心态;遵医嘱用药,做好抗凝处理,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范术后并发症发生,利于患者稳定康复[2]。本研究表明,实践组干预后的左心射血分数高于基础组,且预后恢复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P<0.05)。

综上,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到研究患者中,可改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康复出院,建议使用。

参考文献:

[1]马甜甜,田雪萍.循证护理用于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术后护理应用分析[J].贵州医药,2023,47(06):985-986.

[2]李俏俏.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评价[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4):26-27+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