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与护理策略研究
李玉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玉萧,. 妇产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与护理策略研究[J]. 护理研究杂志,2024.11. DOI:10.12721/ccn.2024.157425.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妇产科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于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知识水平变化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情况,同时分析影响健康教育的各种因素。结果:在100例患者中,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后,90%的患者表示对健康知识的理解有明显提升,85%的患者显示出自我护理能力的显著提高。研究发现,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年轻、文化程度较高以及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度和理解能力更强。结论:妇产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是关键因素。为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应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特别关注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或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群体。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本研究为妇产科的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妇产科;健康教育;影响因素;护理策略;患者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个性化教育方案
DOI:10.12721/ccn.2024.157425
基金资助: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接受妇产科相关治疗的同时,参与了本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0岁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10.2)岁。其中,女性患者共计95例,男性患者5例(主要涉及到与女性生殖健康相关的男性伴侣治疗或咨询)。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对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有充分了解。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1)在本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年龄大于等于18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能够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包括:1)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无法有效理解和接受健康教育;2)因病情严重或紧急,无法参与本研究的患者;3)在研究期间转院或中断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首先,设计了一份详细的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问卷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分发并指导患者填写。其次,通过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和反馈,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行为。最后,通过临床观察和记录,评估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行为改变和健康状况改善情况。

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法、用药指导、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以及心理支持等。教育形式包括面对面讲解、视频播放、宣传手册发放等,以确保患者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

1.4 观察指标

本研究设定了三个主要观察指标来评估健康教育的效果:

健康知识水平提升程度:通过比较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得分,评估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得分提升越高,说明健康教育的效果越好。

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情况:通过观察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行为,以及访谈中患者自我报告的护理能力变化情况,来评估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通过专门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提升说明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反之则说明生活质量下降。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各观察指标之间的关系,以进一步验证健康教育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二、结果

2.1 健康知识水平提升程度

通过对比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得分,发现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水平有显著提升。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健康知识水平得分对比 1.png

由表1可见,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平均得分(87.6)显著高于教育前的平均得分(65.3),t值为18.7,P值小于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2.2 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情况

通过观察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行为以及访谈结果,评估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情况。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情况对比 1.png

由表2可见,接受健康教育后,能够完全自理的患者比例从45%提升至75%,需要部分帮助的患者比例从35%下降至20%,完全需要帮助的患者比例从20%下降至5%。经χ²检验,χ²值为27.3,P值小于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2.3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通过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对患者接受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png

由表3可见,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生活质量评分(78.6)显著高于教育前的评分(55.8),t值为17.9,P值小于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康教育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妇产科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设定了三个观察指标来全面评估教育的效果。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对妇产科患者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数据,发现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这一提升不仅表现在对疾病基本知识的了解上,还体现在对治疗方法、用药指导、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的全面认识。这种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健康教育还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在接受教育后,患者能够更自主地进行日常护理,减少对医护人员的依赖,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医疗机构的负担。同时,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还意味着患者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更迅速地做出正确反应,从而降低潜在风险。

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健康教育带来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对比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在身体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这种改善不仅对患者个人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家庭和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为患者的全面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建议在妇产科的临床护理中,应更加重视健康教育的实施,将其作为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未来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妇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2]徐芬,吴玲玲,史玲娣.基于患者需求的妇产科中医药服务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创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22):130-1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