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一次次的改革中逐渐的完善和成熟,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出现,财务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民办高校在各种冲击和竞争中站稳脚跟,有效的保持民办高校整体水平的发展与提升,最关键的指标是把控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以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原因,进行防范、预控财务风险,提高民办高校的竞争力和自身水平。
1.目前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政策支持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同于其它企业,它有其特殊性。每一项工作都关系到学生和国家教育的未来。由于民办学校不同于国家公办学校,在国家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各项政策的支持上有所欠缺,由于缺乏大政策的支持,一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和当前学习有利的财政投入无法正常实施,或实施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面对着高校之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毕业后要面对着更多的就业压力和选择,学校对于学生的教育以及财政的投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学校在学生实践以及实践所使用的硬件设备上的财政投入,将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民办高校由于缺乏各种政策的支持,在硬件设备上的财政投入较少,为学生们提供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较少。
1.2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财务预警机制
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体制上和流程制度上存在着一定的漏洞,缺乏规范的财务预警机制和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的监督部门。这些因素都将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资金管理造成重大的威胁。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以资金收取和缴付的规划为基础,由于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有些项目对学生和学校没有太多效益却占用大量的资金,造成对学校有用的关键项目的投资缺乏资金,使资金不能立刻到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资金预警机制。财务预警机制的不健全,会将这些突然的问题进行扩大化,给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致命的打击。一旦财务预警机制进入规范管理模式,有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就能有效地将财务危机扼杀在摇篮里,避免出现上述问题时,陷入财务危机。
1.3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的行为风险
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技能,更多的时候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专业的素质。财务人员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一旦财务人员出现技术不过关,就可能在日常的工作操作中带来巨大的财政隐患和纰漏。财务人员如果出现道德风险,提供虚假账目信息,私设小金库或者利用公用资产进行转移获取非法利益等方式达到占有公共资源的非法目的,终将会对民办高校财务造成巨大的亏损。由于其专业性较强,操作较隐蔽,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现将会对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正常运行造成干扰,形成巨大的亏损和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财务人员的行为风险在单位中占据着重大的作用。技术能力和道德品质成为考评财务人员的最主要指标,但是目前由于高校更加注重于专业的把控和监督,对于财务人员的管理缺乏监管力度和执行力度,存在着巨大的财务安全隐患。加上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对于费用清单以及费用账单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更是无法保证整体高校财政收入朝着良性循环发展。
2.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2.1有效的利用国家政策规避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风险
有效的利用国家政策进行民办高校的改革以及办学理念的提升,是民办高校重点研究和改进的方面。建立健全的学校制度,保证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有序的开展和提升,财务管理的任何一个管理板块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整体财务危机造成影响,有效地规避影响民办高校荣誉和口碑的事件。合理的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变动和改革,可以有效的提高民办高校应对特殊问题时所产生的财务风险隐患,将风险把控能力贯穿于整个学校管理策略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2制定合理而又规范的民办高校财务预警机制
民办高校作为一个大型的医疗机构,在财务预警机制方面,必须进行完善以及科学的制定。合理而又规范的民办高校财务预警机制,是保障民办高校安全的前提,也是民办高校在面对着财务危机时最后的稻草,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所有纳入财务收支范围内的项目,都应该在认真评估后进行严格的预警把控和风险评估。对于有可能出现的隐患,及时的进行把控,将任何可能影响到民办高校发展的财务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或者是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财政预警机制应该对民办高校所有资金进行全方位的解析,对所有资金的流向以及收支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台帐。促进资金构造和资金流程的优化。对于一些复杂而又繁琐,不切合实际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调整,提升民办高校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利用率,第一时间发现风险并管控风险。
2.3提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财务风险意识
资金的畅通流转是民办高校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同样的道理,民办高校的财务风险把控需要所有的校领导以及教师和财务人员以主人翁的态度对民办高校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进行严格的把控。财务管理除了本着科学而又严谨的态度进行管控外,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风险防控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在职人员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提高风险预测能力,通过不断地分析和学习,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提高警惕,严格防止类似事件的屡次出现。学校员工应该在自己专业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结合民办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较薄弱的现象。高校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培训的机会,提高现有财务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预知能力、判断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应该进行人格素养和思想政治的培训,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大局意识、风险意识,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人格品质和道德品质,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底线,不做有损单位、有损国家、有损自己职业道德的事情。
综上所述,提高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应根据当前民办高校具体的实际情况和师资以及生源情况来确定。不断提高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综合处理风险的能力。正视风险,、掌握规则,才能利用好财务杠杆的调整功效,打造合理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升资金利用率,强化财务监管能力,切实提升民办高校的抗风险技能,促使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民办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应认清自身的位置,谨慎对待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将风险控制在一个高校可以承受的范畴内。
参考文献:
[1]王建萍.浅谈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8(02):273.
[2]姜洪娟.浅谈民办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纳税,2017(07):24.
[3]郭新,邓盼盼.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控制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4(06):79-83.DOI:10.16132/j.cnki.cn11-5388/z.2014.06.016.